汉代艺术中的九尾狐形象研究
本文选题:汉代 切入点:九尾狐 出处:《民族艺术》2013年03期
【摘要】:从先秦文本《山海经》开始,在历代文献的记载中,九尾狐都是祥瑞的代名词,既可代表政治昌明,也可预示子孙兴旺,出土汉代实物中的九尾狐图像佐证并丰富了这些文献记载。在对九尾狐尾巴的刻画上,汉人并没有拘泥于具体的数字问题,而是根据画面上可利用的空间尽量去表现多股的尾巴,"九"在这里指代"多"。汉代艺术中的九尾狐集中出现在两个图像系统中:西王母图像系统和日月图像系统。西汉晚期九尾狐已经出现在西王母图像系统中了,它作为西王母的伴生形象,有辟邪之意。东汉早期九尾狐进入日月图像系统,代表乾坤阴阳的"阳"。然后两个图像系统合而为一,共同表征着各自早已蕴含的阴阳伦理。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text of the Pre-Qin Dynasty, the Shanhai Classic, in the records of the past dynasties, the Nine tail Fox is a synonym for Xiangrui, which can not only represent the prosperity of politics, but also foreshadow the prosperity of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Unearthed in the Han Dynasty in the physical image of the fox to corroborate and enrich these documents.In the depiction of the tail of Nine tail, the Han people did not stick to the specific numerical problem, but according to the space available on the screen to display as many tails as possible, "Nine" refers to "many" here.In the Han Dynasty, Jiuwei Fox appeared in two image systems: the Western Mother Image system and the Sun and Moon Image system.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Jiuwei Fox appeared in the image system of the Western Queen Mother, which, as the accompanying image of the Western Queen Mother, had the intention of dispelling evil spirits.In the early Eastern Han Dynasty, Nine-tailed Fox entered the sun-moon image system, representing the "Yang" of Emperor Qiankun Yin and Yang.Then the two image systems are combined to represent each other's Yin and Yang ethic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120.9;K8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先兴;;汉画九尾狐的原型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炳海;;从九尾狐到狐媚女妖——中国古代的狐图腾与狐意象[J];学术月刊;1993年12期
3 蔡堂根;九尾狐新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晓燕;;“狐狸精”文化解读[J];沧桑;2008年03期
2 罗媛媛;;浅析图腾崇拜的狐信仰[J];华章;2009年23期
3 赵静;;中国古代文学中“九尾狐”形象的嬗变[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王守亮;;唐前瑞狐文化的演变与兴衰[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龚世学;;图腾崇拜与符瑞文化的产生[J];天府新论;2011年01期
6 杨俊芳;;《青凤》之结构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李淼;;从瑞兽到精怪——浅析九尾狐地位更迭的原因[J];文教资料;2011年36期
8 许净瞳;;论古典文献中九尾狐形象之流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艳丽;;论地域文化产业发展与传统资源的利用——以狐文化为中心的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丽萍;敦煌文献中的唐五代祥瑞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丽华;《诗经》动物物象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孝军;郝利荣;;徐州新发现的汉画像石[J];文物;2007年02期
2 陆思贤;二里头遗址出土饰牌纹饰解读[J];中原文物;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昊;;《焦氏易林》与汉代宗教文化构建[J];宗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2 阮宾;;试论汉代西王母题材及其在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艺术表现中的宗教含义价值[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9期
3 焦林;;汉代西王母龙虎座文化含义研究[J];美苑;2008年05期
4 汪小洋;;汉壁画墓中西王母、女娲图像的辨析与意义[J];艺苑;2008年02期
5 仇钧;;汉代造仙运动对其艺术图式的影响[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12期
6 王苏琦;;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之比较[J];考古与文物;2007年04期
7 杨玉彬;;汉神兽画像镜中的西王母演变 兼论神兽画像镜流行的年代关系[J];收藏家;2006年09期
8 王伟章;;从先羌燧火到目脑纵歌——上古鸟图腾崇拜探秘[J];雪莲;2007年06期
9 李洪甫;;孔望山造像中部分题材的考订[J];文物;1982年09期
10 魏崴;四川汉代西王母崇拜现象透视[J];四川文物;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的西王母仙界图式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奎;;四川三段式神仙镜的西王母图像考察[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碧波;;西王母草原王国文明论——兼及昆仑文化探源[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曾琳;;汉画像石刻中的西王母文化剖读[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曾祥旭;;试析汉代墓葬艺术中西王母图像发达的原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敬惠;;韩国古代小说中的西王母神话[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黄慧文;;从王母娘娘开山祖庙匾联文化探讨西王母之迁术[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苏琦;;海外藏几件西王母题材汉代艺术品[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顾森;;渴望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孝鸿;;从西汉的升天到东汉的升仙——图式的转换和观念叙述的更迭[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江;汉魏文物遗存中的西王母昆仑仙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省政协常委 张炳玉;弘扬西王母文化 加强两岸共识[N];民主协商报;2005年
3 记者宋冰;巾国民俗学会神话与西王母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天山天池成立[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4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刘永红;明清宗教宝卷中的西王母形象与信仰[N];青海日报;2011年
5 明江;王母娘娘确有其人?[N];中国商报;2004年
6 程起骏;早期西王母石室与湟源宗家沟[N];青海日报;2007年
7 何超;西王母故里古老生产生活遗风(下)[N];平凉日报;2006年
8 张怀群;泾川派代表团参加台湾举办西王母论坛[N];平凉日报;2007年
9 张怀群;从台湾到泾川的西王母朝圣之旅[N];平凉日报;2005年
10 何 超;西王母故里古老生产生活遗风(上)[N];平凉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大海;汉代艺术设计思想要义[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郜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一梅;汉代文献学及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振琦;西王母形象演变动因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彭廓;演变中的固守与融合[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花惠媛;慈惠堂西王母信仰的神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杜庆余;汉代田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富泉;论东王公、西王母图像的流变及特征[D];暨南大学;2012年
6 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蕊;汉代妇女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05年
8 杨舒眉;汉代宫廷女性生活探微[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超;汉代“家”称谓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3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2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