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变化研究
本文选题:旅游经济 + 生态环境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8期
【摘要】:为了衡量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及变化特征,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24个主要旅游城市1999年和2009年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略有上升,旅游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②目前,我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发展和中度失调发展状态;③旅游经济与协调发展度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对协调发展水平贡献较大,是制约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Abstract]: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and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model was used to make a 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24 major tourist cities in China in 1999 and 200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coordination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has risen slightly, and the tourism economy has greater development space. At pres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ourism econom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basically in a state of barel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moderate imbalance development. 3.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economy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and it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which restrict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main factor in the level.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CXJJ-2010-3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ZJ12RWQN004)
【分类号】:F592;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辉;姜斌;;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2 王月容;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3 石强;高文举;;国内旅游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7年08期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年01期
5 赵兵;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明庆忠;陈英;李庆雷;;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7 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8 王力峰;陈洁;章昌平;;低碳旅游理念与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娜;国际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玲;苏永强;;高层建筑群的环境安全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2 胡淑恒;陈广洲;;基于物元判定模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郑凯;丁久玲;;浅谈草坪类植物在城市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4 郭兴芬;高敏华;张小娟;;乌鲁木齐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5 刘琳琳;何俊仕;;城市化对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6 王珏;王占歧;罗祥伟;;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生态开发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7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8 孔彦;张艳;;平顶山市城市绿地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9 周宾;陈兴鹏;吴士锋;李杰兰;;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10 薛丽芳;谭海樵;;城市化进程中的洪涝灾害与雨水水文循环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尹珩;洪卫;;规划环评中低碳方案适应性分析研究实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荆福全;;城市景观生态环境设计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路紫;蒋清文;刘武琼;;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低碳旅游经济发展[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蔡萌;汪宇明;吴文佳;钱磊;;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模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周亚;;秦汉上林苑的功能及其与都城发展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颖;李春林;;保护城市生态系统[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董家华;陆雍森;;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梁胜文;;关于水环境管理机制与观念创新的探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法宪;重庆市锰矿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富;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德荣;广西区河池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魏爱梳;浙江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鹏;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平路;大连市来华留学生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郑婧;阜新市细河以北主体功能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蒋润芸;城市街旁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与景观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郝建华;山东省安丘市生态建设的目标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豪,陈治平,沈能祥;牯牛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08期
2 石强,贺庆棠,吴章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其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石强,吴章文,贺庆棠;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6 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7 邹再进,罗光华;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相关规划的关系[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未来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2期
9 邓静,孟庆民;新城市发展理论评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10 徐琼瑜,王祥荣;城市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魏小安;[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费荣梅;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巧;国际旅游城市功能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武国强;森林旅游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叶春;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区土壤冲击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万月华;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及保护对策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燕;桂林旅游生态承载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俞棋文;低碳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克嘉;提高民警素质 适应旅游经济发展需要[J];公安教育;2000年10期
2 李德刚;发展民族旅游经济要有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S1期
3 王斌;安庆,悄然崛起的旅游经济[J];安徽税务;2000年12期
4 吕滨;培植旅游支柱产业 建设旅游经济大区[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6期
5 胡良民;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6 庞振月 ,韩酉山 ,陶有法 ,汪世明;河南旅游经济的考察及其启示[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4期
7 张福伟;合肥旅游经济软在何处?[J];安徽税务;2001年12期
8 魏从兰,陈明义;加快合肥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9 晓梅;大力发展旅游经济──21世纪合肥的必然选择[J];当代建设;2001年02期
10 刘贤军;探索旅游新模式构筑经济“金字塔”——对蒙阴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J];农牧产品开发;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鲁;;基于城乡统筹战略视野下的重庆旅游经济发展基本思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邱宏民;;论开发人力资源与振兴旅游经济[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杨建峰;;学习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经济的思想[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4 金德良;;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旅游经济强市[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建民;毛润泽;;上海世博会旅游经济增量效应及优化对策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王宪杰;陈成;;山东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与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喻瑜;;对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田红;孙文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9 韦凯钟;;瞄准东盟全力打造河池通道旅游经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王洁娟;甘巧林;;泛珠三角九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菁;旅游经济作为岂止在黄金周[N];光明日报;2001年
2 ;旅游经济不能仅靠3个黄金周[N];湖南经济报;2001年
3 记者 张之代;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奋力实现黄山新崛起[N];黄山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潘黎明;旅游经济离我们有多远?[N];喀什日报(汉);2005年
5 记者 刘杰;安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N];人民日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菁、江西日报记者 傅云;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旅游经济[N];人民日报;2000年
7 张晓明 福建记者站 史蔓蓉;福建实现旅游经济开门红[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京京;“先锋文化”能否净化“旅游经济”[N];国际商报;2007年
9 记者 程岳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10 记者 程岳峰;全州旅游经济工作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廖乐焕;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及其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覃峭;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4 刘刚;浙江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霞;甘肃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牧;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文瑚霞;江西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陶志英;广东旅游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罗翔宇;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袁媛;甘肃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23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2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