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民俗的功能在我国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5-05 11:22

  本文选题:民俗 + 日用陶瓷 ; 参考:《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历史的遗留和沉淀。从它产生的开始到今天虽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依然存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它贯穿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动态的形式不断延续拓展。民俗的产生是以人们的群居生活为基础的,它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流,维系着社会的稳定。民俗的存在形式有很多,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载体也是多种多样,如剪纸、皮影、戏曲、相声等。在这众多载体当中,陶瓷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历史文化,至今依然盛行,无疑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原始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的青铜时代,可以说陶瓷史是伴随着人类历史一起发展的。在每一件陶瓷器物上都留下了人类生活的印记,尤其是与人类生活最为密切的日用陶瓷。陶瓷器物从它最开始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无论是它的造型还是装饰,其功利性色彩十分明显。而民俗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因此日用陶瓷设计显然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又成为了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使许多古老的民俗文化保留并传承。在日用陶瓷中所具有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主要是体现它是民俗的物质载体,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而“真”、“善”、“美”是三种功能的主要核心价值。在民俗事物中,着重强调事物形象本身的夸张,同时强调它所蕴含的意义,满足人们的心理期望和联想。因此它们反映的总是老百姓的“心中之音”,从而表现出“得意忘形”、“想当然”的随意性特征。日用陶瓷以其无障碍性向人们传递着民俗文化的吉祥寓意,同时他又表现出了强烈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及心理功能,并为我们保留了一笔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本文阐述了民俗产生的历史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通过对民俗的三种功能的论述,探讨了日用陶瓷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及日用陶瓷与人的关系。重点论述了民俗的功能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体现,分为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心理功能三个部分,以期对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有所裨益。
[Abstract]:Folklore is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is the legacy and precipitation of history. Although many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from the beginning of its generation to today, it still exists and plays a great role. Because it runs through all aspects of real social life, and continues to expand in a dynamic form. The emergence of folklore is based on people's social life. It strengthens all kind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aintains social stability.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folklore, both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Its carrier is also diverse, such as paper-cut, shadow, opera, crosstalk and so on. Among these carriers, ceramic is still popular because of its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which is undoubtedly very representative and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ion. The history of potte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Neolithic Age, and the appearance of primitive porcelai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Bronze Age in China. Every ceramic object has left a mark of human life, especially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daily ceramics. The only purpose of ceramic objects from its beginning is to meet the material needs of people, whether it is its shape or decoration, its utilitarian color is very obviou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olklore is that it has a strong utilitarian color, so the daily ceramic design i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folklore culture and become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folklore culture, which makes many ancient folklore cultures remain and pass on.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daily ceramics mainly reflect that it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folklore, which can be continued and developed, and "true", "good", Beauty is the core value of the three functions. In folkl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image itself, an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 so as to satisfy people's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 and associations. Therefore, they always reflect the common people's "voice of heart", thus showing "ecstasy", "take for granted" arbitrary characteristics. With its unobstructed nature, daily ceramics conveys the auspicious meaning of folk culture t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a strong function of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and reserves a valuabl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for u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story of folklor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modern societ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ree functions of folkl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daily ceram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ceramics and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folk custom in the design of daily ceramics,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education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modern daily ceramic design.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梅;试论中国结的艺术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许康;赵爽峰;张晶晶;;试探整合建筑美术与三大构成的实效性[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唐根生;;全面提升产品设计水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薛建跃;美在化学中的体现[J];安徽化工;2005年01期

6 杨大松;论现代设计艺术的简洁之美[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姚征峰;浅析“新艺术”运动的建筑装饰风格[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李栋才;;不同SiO_2含量仿汝瓷釉的析晶行为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冯念军;;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聂鑫;;艺术设计形式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童诗婧;;设计的生长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杨婷;;浅析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现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5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李磊;;现代家具设计:于传统中创新——“新”系列家具设计有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杨四宝;;科技推动产品设计走向绿色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葛俊杰;;基于产品设计创新理念的概念设计技术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张建;王莹;;创新设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宋暖;博山琉璃及其产业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琳;基于隐喻的产品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晓丹;谈概念设计对现代设计和未来生活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宇;设计管理:设计公司提升商业价值的管理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7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47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