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伊朗六日行
本文选题:伊朗人 + 霍梅尼 ; 参考:《中国穆斯林》2013年01期
【摘要】:正伊朗是一个有着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全称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它在当前世界上处于相当引人注目的敏感位置。今天人们对于这个国度不会感到太陌生。因为全球媒体在每天的国际政治新闻中,都会提起这个敢于美国对抗到底的亚洲国家。
[Abstract]:Iran is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with a history of four or five thousand years, full name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This is a state of ecclesiastical unity, because of the geopolitical influence, it is in the current world quite noticeable sensitive position. Today people are no stranger to this country. Because every day in the world's political news, the media mention this Asian country that dares to confront the United States.
【分类号】:K93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博渊;;在扑朔迷离中把握局势——伊朗采访回顾[J];中国记者;1989年12期
2 张国伟;;初访归来话伊朗[J];国际展望;1990年03期
3 马平;;撩开伊朗神秘的面纱[J];宁夏画报;2000年01期
4 本刊编辑部;陆毅;雨上青荷;徐安;;伊朗行动[J];时尚旅游;2007年07期
5 张家山;;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J];世界博览;1990年07期
6 冀开运;;论伊朗伊斯兰民族主义[J];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谭易;;美女记者的潜伏案[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21期
8 唐跃;梁晓晨;;德黑兰 其实我很NICE[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28期
9 王天灵;;伊朗,文明古国还是“邪恶轴心”?[J];视野;2006年09期
10 郑羽;;伊朗之旅拾零[J];世界知识;199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佟洵;;北京清真寺文化及其对北京传统文化影响初探[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贾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谈谈陈埭和百奇两地祠堂[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陈达生;;伊斯兰教早期传入福州考[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杨桂萍;;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穆斯林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经验[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5 叶奕良;;古代中国伊朗文化关系略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6 达慧中;;抗日战争时期回族的国民外交[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王晨;;访清真寺[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8 肖宪;;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赵国军;;当代中国穆斯林的一个话语平台——《穆斯林通讯》现象关注[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马福元;;析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对我国穆斯林民族的影响[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孟祥麟 王纲;感受想象与现实的反差[N];人民日报;2007年
2 张霞;古波斯的优雅遗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本报赴伊朗特派记者 施晓慧 王恬 孙天仁;走进真实多彩的伊朗[N];人民日报;2010年
4 大卫·伊格内休斯;伊朗迷局[N];经济观察报;2006年
5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 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外交悬疑[N];经济观察报;2006年
6 徐俨俨 梁有昶;建议同伊朗外长会谈,赖斯吃“闭门羹”[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周云;伊朗缘何释放英国水兵?[N];东方早报;2007年
8 莫书莹;内贾德:伊朗可能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徐俨俨 梁有昶 徐俨俨 梁有昶;伊朗议会通过法案,要求美国人入境留指纹[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原丁;英伊“水兵事件”低调收场[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成;霍梅尼“毛拉治国”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张雪峰;伊斯兰的“吉哈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蒋真;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政治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帕林达;临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李卫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外交理念与实践[D];西北大学;2006年
8 赵建明;伊朗国家安全战略的动力学分析(1953-2007)[D];复旦大学;2007年
9 王莹;宪政主义、绝对主义与现代伊斯兰主义[D];南开大学;2008年
10 海路;孤岛上的清真寺[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豪;1979年以来的伊朗与沙特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李卫杰;伊朗政治地理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中伟;霍梅尼主义对伊美关系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4 李少霞;内贾德执政时期的伊朗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良辉;十九世纪英俄在伊朗的争斗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吴艳;美国与伊朗“蜜月”关系演变研究(1953-1979)[D];兰州大学;2012年
7 成鹏;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犹太人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徐晓云;伊朗农业地理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陈晓晓;两伊战争时期的伊朗与沙特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丁飞;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教对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849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4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