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8 01:08

  本文选题:生态旅游 + 襄阳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8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以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为例,运用SWOT分析,在对该区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把开发格局确定为"一心、二带、四区、六点"。提出开发生态旅游的具体措施:在该流域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汉水文化、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精品、区域联动、科学管理,才能将本流域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襄阳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best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Xiangyang section of the Hanjiang River as an exampl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an overview of the natural and humanistic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this area by using SWOT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is determined as "one mind, two zones, four areas, six points." In the cours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basin,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xcavate Hanshui culture, perfect infrastructure,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 and innovate tourism boutique. Only by regional linkage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can 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this basin be transformed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Xiangyang area be promoted.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湖北省软科学研究专项计划项目(编号:2011DEB008)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编号:D20112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544)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新武;王斌;梁慧;;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培育与开发[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林和平,林水富;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4 田园;;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3期

5 余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浅析[J];特区经济;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琪;周修任;;我国现阶段农业旅游景区中的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刘念;付美林;罗言云;;四川省发展生态旅游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3 何方永;;大熊猫生态旅游的泛化与科学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4 付美林;田洁;石学丽;;四川省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陈希;李林;;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及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6 李喜梅;任军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刘阳炼;;生态旅游深度开发评价监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8 郝咪娜;李世锋;陈伟法;;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9 汪承华;彭小伟;钟梅;;湘西州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初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3期

10 刘颖;;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环境风险预防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黄倪;;西部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郑洲;;生态旅游: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4 张清正;陈斐;;基于生态角度下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创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钟卫华;龚松青;王焱;;山海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控制指标浅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琼;明庆忠;李庆雷;;基于人人关系的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7 马波;;生态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本质回归[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夏友照;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4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艺玲;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及其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中南林学院;2003年

8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玲强;生态旅游区认证标准及推广过程中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舒爱华;我国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王翠清;基于旅游体验的城市生态公园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俸俊玲;云南省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红梅;怒江州生态旅游的外部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石泉;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范晓燕;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晓珍;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哲;云南藏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力建设途径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10 王浩;旅游影响下的元阳哈尼梯田传统生态文化保护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陈忠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4期

3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2期

4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5 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6 陈忠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7 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年03期

8 金磊;世界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9 卜永喜;湖北地质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地矿;2003年03期

10 陈德广,张清安;河南省生态旅游产品设计[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鸿;;浅谈帽峰南苑地区概况及风景资源评价[J];广东科技;2010年04期

2 刘兰芳;邓运员;彭蝶飞;;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3 郑昌盛;;生态旅游呼唤生态文明建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王瑾;洪剑明;陈於立;;生态旅游中信息系统的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国际生态旅游的主要地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6 ;中西森林旅游文化的比较借鉴[J];浙江林业;2011年05期

7 王洁;赵蔚霞;黄华;;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年04期

8 吴晓芹;西北地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5年10期

9 李霄宇;;浅析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J];河北林业科技;2008年05期

10 李天元;生态旅游及其局限性:基于营销视角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学刊;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威威;李悦铮;;长山群岛海岛高尔夫球场建设的SWOT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邓学雷;;城市发展会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以武汉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朱虹;吴必虎;;旅游规划SWOT分析技术的改进——北京市丰台区案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刘颖;;消费者不愿出门了,旅游业该怎么办?——发展陕西旅游业的思考[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李进;侯碧清;邱建丽;;广州森林旅游发展战略思考[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汤全明;宋松;张建新;;农业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麻益军;张跃西;麻益兵;;论景宁县旅游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陈品冬;;茂兰锥状喀斯特生态旅游SWOT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晓鹰;蒋明;;草原生态旅游发展实证研究——红原县月亮湾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俊民;;杭州西湖区旅游商贸业SWOT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进、通讯员 朱德成、刘进东;襄阳农民享受道道“精神快餐”[N];湖北日报;2004年

2 ;文化襄阳·隆中对[N];湖北日报;2011年

3 记者 张红梅;规划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轴心[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4 实习记者 黄启源;品峨眉毛峰 尝雅桂罐罐肉[N];雅安日报;2009年

5 石宝林 白铭波 本报记者 李天池;呼兰区借势发展“大旅游”[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商报记者 刘亚力;北京中秋旅游入账7.6亿元[N];北京商报;2010年

7 于采芑;国家博物馆藏一件明代档案考述[N];中国文物报;2008年

8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休闲农业与城乡统筹中心 刘帅帅 高兵;从“配角”到“主角”,从“漂流”到“漂游”[N];中国旅游报;2011年

9 孟涛;襄樊:打造文化旅游品牌[N];长江日报;2005年

10 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龙潭大峡谷将按5A标准规划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健;德州游乐园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王利红;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赵娜;大连市旅游地质资源概况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舒郁;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可持续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赵永青;中国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操;西部旅游服务贸易跨区域合作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薇薇;北京市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云松;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张忠凯;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浩瀚;鄂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3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03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