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世界文化遗产地龙门石窟旅游流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5-20 00:46

  本文选题:旅游流 + 时间特性 ; 参考:《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运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游客集中性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对世界文化遗产地龙门石窟的旅游流时空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1999-2010年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总体上是增加的,客流年际变化呈现出三次函数增长方式,年内变化曲线为"两高峰一中峰"型.月内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变化幅度比较大.周内客流分布以双休日人最多.空间分布上,来源广泛,但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上,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并对气候因素、重要节事活动、社会因素、景区产品特色及其经营管理体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Abstract]:The seasonal intensity index, the tourist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the tourist climate comfort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t flow of Longmen Grottoes in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time distribution, the number of visitors in the 1999-2010 year scenic area is generally increased, and the interannual change of passenger flow presents three times. The annual change curve is the "two peak one middle peak" type. The change has obvious fluctuation in the month, the change range is large. The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 flow in the week is the largest in two day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widely distributed, but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three areas, the eastern region occupie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And the climate factors, important events, Social factors, scenic area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资助项目(J50402)
【分类号】:F592.7;K8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陶伟;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3 钟士恩;任黎秀;欧阳怀龙;;世界遗产地庐山“圈层飞地”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4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5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梁栋栋,杨钊;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6 骆培聪;张明锋;;福建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0年03期

7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8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9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10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潘冰;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春旺;;旅游地空间竞争非线性关系研究——以安徽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2 刘俊;陆玉麒;;连云港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3 姚小英;蒲金涌;刘晓强;;“丝绸之路”东段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4 孙冬英;;九江市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解杼,张捷,刘泽华,余颖,郭来喜;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王群,章锦河;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以黄山、九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王娟;安徽省各市国内旅游者空间结构和地域差异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丁玲;章锦河;王群;王浩;魏鸿雁;;红色旅游地客源市场结构研究——以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9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石惠春;杨二俊;;我国西部世界遗产地门票价格变动对客源市场的影响——以甘肃省和四川省世界遗产地为例[J];冰川冻土;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晓莉;廖仁静;;次级景点客源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珍珠泉景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卢韶婧;张捷;张宏磊;祁秋寅;赵小波;;旅行社提供出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秦中;张捷;赵勇;;城市化多目标旅游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蒲金涌;姚小英;;甘肃省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评价[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赵小宁;胡晓黎;;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7 乔玮;;基于旅游系统特征的景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党冰;朱琼;王式功;;中国西部旅游城市平凉人体舒适度及空气质量综合分析[A];S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2年

10 卢珊;王百朋;贺皓;;基于综合模糊评价方法的西安旅游气候舒适度精细化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5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贵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尹红;广西融水苗族服饰的文化生态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申作平;耒阳市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徐连强;青岛海水浴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胡晓晨;同城化背景下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5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宾丽;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市场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燕;贵州避暑旅游品牌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楚珊珊;游客空间行为影响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华富;民国时期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调查报告[J];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2 黄成林;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黄成林,周能敏;黄山风景区旅游旺季游客日分布特征的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邓学建,叶贻云;湖南省武陵源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多样性分析[J];动物学杂志;1999年02期

6 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陆鼎煌 ,陈健 ,崔森 ,李重和;北京居住楼区绿化的夏季辐射效益[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8 戴楚洲;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历史考述[J];武陵学刊;1997年04期

9 鲍世行;保护世界遗产的新平台[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2期

10 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年07期



本文编号:1912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12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