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中会”型会议旅游者的综合形象感知及行为意向研究——以2011年深圳FISU学术大会为例
本文选题:大型体育赛事 + 与会动机 ; 参考:《旅游科学》2013年04期
【摘要】: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设与营销推广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流行的趋势。本文以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例,就大会期间举行的FISU学术大会与会者的旅游动机、综合形象感知以及后续旅游意向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双变量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1)与会者的旅游动机不仅与学术大会本身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会对更大范围内的赛事以及整个目的地认知形象产生更大的影响作用;(2)受大运会作为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中心事件"的影响,与会者对赛事的认知形象可以对目的地情感形象以及后续的目的地旅游意向产生作用;同时,会议型旅游者对深圳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认知也多集中在"节事"这个维度,并进而对目的地情感形象以及旅游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发展事件旅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t has become a popular international trend to construct and promote the imag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by using large sports events. Taking the 2011 Shenzhen Universiad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articipants' travel motivation, comprehensive image perception and tourism inten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FISU academic Congress held during the conference. The results of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urism motiv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not only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academic conference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also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ognitive image of a wider range of events and the whole destination. The Universiade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Universiade as a "central event" within a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range. Participants' cognitive image of the event can have an impact on the emotional image of the destination and subsequent destination tourism in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gnition of meeting tourists on the overall image of Shenzhen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 is also concentrated in the dimension of "festival",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motional image of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intention of tourism behavior.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have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 tourism in the host place of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城市大型活动经济影响的时空扩散与结构演变研究”(40971071) 广东省高校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旅游效应与目的地管理——以广州亚运会为例”(WYM08065) 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体育事件的旅游效应与目的地管理”(留金发[2009]3009号)
【分类号】:F5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窦军生;李生校;邬家瑛;;“家和”真能“万事”兴吗?——基于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视角的一个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2 朱峰;罗秋菊;;参会者的动机对会后行为的影响及参会决策模型——以“可持续和可替代性旅游国际研讨会”为例[J];旅游学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婷;;家族企业跨代际创业传承研究——基于资源观视角的考察[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姚宏;王范;张晓红;;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希望集团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年03期
3 洪娟;钱璐;;芜湖市大型文艺节事活动的居民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徐萌娜;李建林;王明琳;;家族企业隐性知识代际转移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呈斌;伍成林;;内部因素对家族企业传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在任者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6 高军;马耀峰;吴必虎;;结构方程模型之旅游研究近况——理性回顾、审视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2年07期
7 魏江茹;张爽;崔文芳;;家族企业接班人特质的中西比较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先耀;;企业家特异资源、代际传承和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对外经贸;2013年08期
9 李生校;王智彩;;上市家族企业二元治理演进模式探究——以浙江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魏晋童;;家族企业女性代际传承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文婷;创业学习、知识获取与创业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军;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创新生成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鸣;企业家隐性人力资本形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抱;家族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对非家族员工组织认同影响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陈艳;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甘箐;基于参展商视角的展会品牌资产形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左平;民俗节庆的游客参与约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窦军生;贾生华;;“家业”何以长青?——企业家个体层面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要素的识别[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2 徐金发,许强,顾惊雷;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分析模型[J];科研管理;2003年02期
3 高祥宇,卫民堂,李伟;人际信任对知识转移促进作用的研究[J];科研管理;2005年06期
4 李纲;刘益;;国内外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秋婵;张红;;旅游虚拟社区成员感知、归属感及行为意向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2 范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长沙市民休闲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理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3 谢礼珊;李健仪;;导游服务质量、游客信任感与游客行为意向关系研究[J];旅游科学;2007年04期
4 李凯;王晓文;;隐私关注对旅游网站个性化服务的影响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年06期
5 刘力;吴慧;;游客满意的影响因素和游后行为意向研究——以九华山韩国团体旅游者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6 卢韶婧;张捷;张宏磊;章锦河;柯立;;旅游地映象、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以桂林七星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7 石兆宏;;以十一运会为契机的济南旅游发展:环境分析与目标构想[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9 胡瑞明;黄妍;;台湾旅游者对上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J];北方经济;2010年16期
10 张茹;曾柏树;;广州市民及游客对于广州城市形象感知调查及改进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东文;;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岑成德;欧阳文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消费价值的实证研究[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苏勇军;;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浙江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4 冯捷蕴;;北京城市形象与全球本土化的研究——以话语分析为视角[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宋鹏;田红;;发展赛事旅游 提升济南市旅游管理水平[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王璀蓉;杨兆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行为研究——以新疆喀纳斯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万津津;;休闲经济时代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庞锦华;;关于完善宜春品牌节庆活动宣传的建议[A];“我为宜春中心城区‘聚人气 促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论文集[C];2009年
9 ;旅游目的地顾客价值量表开发与层次关系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朱达仁;施君翰;曾宗德;;应用顾客体验营销理论 研讨休闲农业区服务质量的改善[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宏;借奥运之势 发展赛事旅游[N];江南游报;2008年
2 陈丹邋熊诚;体育赛事催热麻江旅游[N];贵州日报;2007年
3 张文敏;体育旅游产品的体系构建与开发现状(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张齐;我省三部门联袂打造体育旅游产品[N];贵州日报;2007年
5 张文举 冀全喜;右玉巧搭体育台 唱红生态旅游戏[N];山西日报;2006年
6 记者 左聪 实习生 夏琪;“世界铁城”撩开神秘面纱[N];黄石日报;2011年
7 张齐;贵州省三部门联袂打造体育特色旅游产品[N];中国特产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程小旭 曹英;长治在京推介赛事和旅游[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瑞蔓;日照旅游:乘风扬帆正逢时[N];青岛日报;2006年
10 杨继祥邋陈季玉;旅游产品开发主打“嘉庚”牌[N];厦门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明;基于行为意向的环境解说系统使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程兴火;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江敏;环城游憩体验价值与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5 葛学峰;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进兵;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企业自愿环境行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休闲农庄游客体验与游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帅;修学旅游对旅游者态度及其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晶;旅行社诚信对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毛萌;古镇个性特征、游客满意度及游后行为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丹;影响节日餐饮消费行为意向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楼诗予;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杨程;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开展城市旅游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8 陈瑜;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9 张璐;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互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肖小玉;大学生旅游后悔心理对后续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