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井冈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选题:井冈山 + 茶文化 ; 参考:《农业考古》2013年05期
【摘要】:井冈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状态,开发茶文化旅游能使井冈山的旅游更为多元化。当前的井冈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有:开发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茶与廉政"主题茶园、利用茶歌使茶名远扬、开发茶盐古道、兴建大井冈茶文化旅游圈等。
[Abstract]:Jinggang Mountain has a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 of tea culture. Although it has som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t is still in a shallow state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tourism can make the tourism of Jinggang Mountain more diversified. The current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ea culture in Jinggangshan are as follows: to develop ecological sightseeing tea garden, to build "tea and clean administration" theme tea garden, to use tea songs to make tea famous, to develop ancient tea salt road, to build tourism circle of tea culture in Dajing Ga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
【分类号】:F59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会云;再论旅游产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沙;;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3 申冰;朱永莉;;上海“农家乐”植物景观营造特点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4 康青林;;民族文化和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王翠平;;山西大院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6 杨瑞;旅游地形象策划中的“形象替代”问题对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胡北明,雷蓉,董延安;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指标及方法探讨[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8 胡北明,雷蓉,董延安;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指标及方法探讨[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9 孙奇;文化渗透给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J];冰雪运动;2005年03期
10 周亚臣;房英杰;;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冰雪运动;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娜;安玉发;;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休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电视剧《刘老根》龙泉山庄发展案例研究[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2 梅林;;长春市汽车工业旅游发展条件与对策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马治鸾;成都地文景观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宝杰;东营市东营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舒爱华;我国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邱敬琳;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郑鹏;关于我国世界遗产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闫静;主题公园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罗慧敏;体验主导的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静;蓥华山景区旅游的灾后重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建宁;我国西部12省市生态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恬羽;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逄艳;基于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艳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体层次分析及开发构想[J];商场现代化;2005年03期
2 蔡敏华;;丽水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3 吴树良;茶业旅游资源开发别有洞天[J];茶叶机械杂志;2002年04期
4 林卫红;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理解——对广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深层认识之一[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梁明珠;广州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构想框架[J];经济地理;2002年05期
6 冯继有;;信息资源与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J];贵图学刊;2008年03期
7 陈咏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杨力;;关于流人文化的研究与齐齐哈尔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年07期
9 周可华;;浅谈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管理观察;2009年13期
10 范智军;;论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钟强;;弘扬潮州茶文化,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A];2005广东茶产业发展论坛汇编[C];2005年
2 蓝东;黄文斯;;充分利用道教资源 发展宜昌旅游文化[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3 钱伟臣;赵爱民;张国明;;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红山文化部落图”[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家扬;;在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代序)[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关于进一步发展绍兴市旅游文化业的建议[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傅文伟;吕磊;;从纪念徐霞客想到雁荡山旅游文化的开发[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7 梁璐;;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关中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陈桥驿;;徐霞客与普陀落迦——兼论“海天佛国”的可持续发展[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安文新;;试论夜郎文化旅游资源定位定量分析[A];乌蒙论坛[C];2006年
10 彭家驹;彭瑛;;我省地学旅游资源及地学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兴奎;以茶为媒 挖掘资源优势[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施立学;满族旅游文化是振兴 吉林经济的重要资源[N];协商新报;2008年
3 青海省德令哈市市长 张纪元;德令哈:打造高原旅游精品[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4 郭胜;旅游文化塑造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朱卫国 通讯员 聂鑫;发挥运河资源优势 打响旅游文化品牌[N];济宁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丁涛;全面合作 开发贵州旅游资源[N];贵阳日报;2006年
7 郭胜;旅游文化塑造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铁铮;云南古茶园半个世纪缩减3/5[N];科技日报;2005年
9 谢善广;井冈山迎来红色旅游热[N];光华时报;2005年
10 市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 副研究员 李淑清;流人文化与我市旅游资源开发[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逸;径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区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9年
2 易小力;旅游文化资源与旅游规划——以西藏阿里地区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3 许莲;常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武继欣;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5 杨宏;宁古塔旧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任媛媛;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雪蓉;酒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姚蔚蔚;贵州节庆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春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06年
10 杨志耕;基于CVM的井冈山和三清山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与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4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6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