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乡村旅游地的模型构建与要务
本文选题:认知 + 两型 ; 参考:《求索》2013年01期
【摘要】:结合"两型社会"内涵与游客自身的旅游需求,从游客认知的角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两型乡村旅游地具备资源节约性、情感愉悦性、标示牌环保性、理念两型性、商品绿色性、景观生态性、设备智能化7个特征,并通过再次发放问卷,用验证性因子构建了两型乡村旅游地特征7要素模型。根据两型乡村旅游地特征的7要素模型,提出了两型乡村旅游地建设的7点建议。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wo-type society" and the tourist demand of tourists themse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cognition, it is concluded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at the two types of rural tourist plac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 saving, emotional pleasure, signa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cept. There are seven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dity green, landscape ecology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By issuing the questionnaire again, a two-type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 feature 7 factor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7 factor mode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ype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7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type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南省社科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1C027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08&ZD029)
【分类号】:F592.7;F327;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红;;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年06期
3 王玲娜;;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J];河北林果研究;2006年03期
5 李德明;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周咏梅;;大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6年02期
8 曹辉;陈秋华;陈平留;;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9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年06期
10 田丽贞;徐邓耀;;“农家乐”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性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汤澍;周章;;试论花卉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影响[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宁;张光生;;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赛江涛;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素材及其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何晓芳;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蔡碧凡;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杨宇;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小城镇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李德明;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项载昌;生态农业旅游及其开发规划理论的初步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云霞;皖西地区生态旅游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高萍;基于供求双方的乡村旅游安全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李晓艳;我国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迪;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翠金;伍青生;;基于都市圈模式的休闲农业选址与定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3 陈佳贵;黄群慧;张涛;;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7期
4 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年12期
5 吴开亚,陈晓剑;区域生态环境的投影评价方法及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2年06期
6 张艳辉;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的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以上海市制造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hristine M.Bruhn;汪少芸;;认知“绿色”消费者[J];中外食品;2010年03期
2 艾子;;循环再循环,绿色再绿色[J];黄金时代;2010年12期
3 ;璀璨LED 点亮宜居城市蓝图[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年03期
4 蔡宇翔;;商业地产纵横谈(三) 商业定位到底听谁的?——商业团队介入商业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中)[J];安家;2011年07期
5 胡小海;黄震方;;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周庄古镇旅游区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唐明贵;殷红梅;;欠发达县域乡村旅游者经济行为特征分析——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7 郭锐;汪涛;严良;;国外品牌在中国的转化研究:基于合理性理论[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8 赵波;何瑶;魏江茹;;基于SERVQUAL模型的通信企业EAP服务质量评估[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9 王鹏;庄贵军;董维维;;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品牌形象的影响[J];预测;2011年04期
10 孙荫众;师东菊;;从城市病谈大众健康与幸福指数[J];医学与社会;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漪;章平;朱宪辰;;住宅小区业主维权行为选择中的贝叶斯调整模型[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臧兴东;;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认知情况调查与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宋丽丽;韩紫岩;高洁;;河南省药品生产企业对新版药品GMP认知和实施准备状况的调查[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震;泛网络互动、认知与协调满意成效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李小芬;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驱动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吴保峰;物流服务能力的系统化认知与战略性获取[D];同济大学;2006年
4 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雷;失业原因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慧;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陆琪男;企业微博互动对品牌购买态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静;太原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认知能力、食品企业对营养标签依从性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谢昭毅;长沙市两型小城镇建设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红红;高管团队特质对差异化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7 卢彬彬;中铁SS集团内控制度认知与组织绩效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瑞懂;武汉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丹;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的游客认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4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8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