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5 19:03

  本文关键词: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交通大学》 2010年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

王炎灿  

【摘要】: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兴交通运输方式,与其它常规方式相比,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准时等优势。它的建设和运营使得沿线地区出入口的地方形成了高速铁路产业带,从而吸引大批产业的转移和集聚此产业经济带内。在这些经济带或城市密集区中,随着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聚和扩散,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区域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挥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旨在研究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这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后,简要的介绍了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涵义和特征,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等,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分析了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扩散的影响,高速铁路对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因素的影响。 3.分析了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高速铁路对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沿线地区如何选择发展轴和发展点,区域内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如何按照“点-轴-带”模式发展。 4.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影响为例,证实了京津冀区域可以按照点-轴系统模式,规划和布局区域内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同时构建了高速铁路影响边界的界定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了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区域的影响范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32;F59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12-13
  • 1.1.1 选题的背景12-13
  • 1.1.2 选题的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3-14
  • 1.2.2 交通运输对产业集群的重要影响研究14-15
  • 1.2.3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15-16
  • 1.2.4 "点-轴系统"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16-17
  • 1.2.5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单评述17-18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18-19
  • 1.3.1 课题的研究目标18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18-19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9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9-22
  •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9-20
  • 1.4.2 技术路线20
  • 1.4.3 课题可能的创新性20-22
  • 第2章 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22-35
  • 2.1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研究22-25
  • 2.1.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22-23
  • 2.1.2 韦伯的集聚因素理论23
  • 2.1.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23-24
  • 2.1.4 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的集群理论24
  • 2.1.5 克鲁格曼的产业集聚理论24-25
  • 2.2 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25-35
  • 2.2.1 旅游产业集群的涵义与特征25-29
  • 2.2.2 旅游产业集群的内在结构分析29-30
  • 2.2.3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30-31
  • 2.2.4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的条件31-35
  • 第3章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35-47
  • 3.1 高速铁路经济带的涵义与特征35-37
  • 3.1.1 高速铁路经济带的涵义35-36
  • 3.1.2 高速铁路经济带的特征36-37
  • 3.2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37-41
  • 3.2.1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影响分析37-40
  • 3.2.2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扩散影响分析40-41
  • 3.3 高速铁路对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规律41-47
  • 3.3.1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因素的影响41-44
  • 3.3.2 高速铁路对沿线旅游产业集群时间演变规律的影响44-47
  • 第4章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影响分析47-54
  • 4.1 "点-轴"系统理论科学内涵47-48
  • 4.2 "点-轴"开发模式对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48-49
  • 4.2.1 发挥核心城市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和扩散效应48
  • 4.2.2 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节约旅行平均时间48-49
  • 4.2.3 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空间结构规划和实现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49
  • 4.3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变规律影响分析49-52
  • 4.4 构建高速铁路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点-轴系统"分析52-54
  • 4.4.1 高速铁路沿线地区"轴"的选择分析52
  • 4.4.2 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点"的选择分析52-54
  • 第5章 京沪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影响的案例分析54-68
  • 5.1 京沪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区域影响范围的确定54-57
  • 5.1.1 基于时间和运费的边界模型构建54-57
  • 5.1.2 京沪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区域影响范围的确定57
  • 5.2 京津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旅游产业集群现状57-60
  • 5.2.1 京津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58
  • 5.2.2 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现状58-60
  • 5.3 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点-轴系统"分析60-68
  • 5.3.1 京津冀高速铁路沿线地区"轴"的选择分析60-61
  • 5.3.2 京津冀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点"的选择分析61-6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6.1 主要结论68-69
  • 6.2 研究展望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7-7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产业集群打造实力牙克石[J];硅谷;2011年14期

    2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3 ;宁夏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提升制造配套水平[J];硅谷;2011年13期

    4 ;辽宁阜新:“液压之都”冲刺千亿产业集群[J];机械工程师;2011年07期

    5 ;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呈现出四大优势特点[J];石材;2011年07期

    6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J];硅谷;2011年16期

    7 郭树涵;;产业集群和延伸重庆试水——中国国际工业转包展暨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装备展三展合一探寻发展新模式[J];装备制造;2011年07期

    8 ;叠石桥:“家”喻户晓共“纺”锦绣[J];中国纺织;2011年08期

    9 赵洪建;;武汉地区光电子产业集群研究[J];硅谷;2011年14期

    10 邓晶;;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明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张跃良;[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特约记者 刘操 记者 张清波;[N];长治日报;2005年

    4 记者 佟冬俊;[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景侠;[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黄为民;[N];中国汽车报;2005年

    7 罗云川;[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姚玉洁;[N];大众科技报;2005年

    9 赵喜林;[N];各界导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徐文营;[N];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芸;旅游小城镇产业集群动态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巍娜;河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祝菁菁;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秦晋;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炎灿;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8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李雯;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5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