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协同学的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7 14:44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有着多样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引人入胜的自然生态,发展魅力独具的旅游业可谓得天独厚。本文尝试将西部民族地区设定为整体的系统单元,运用哈肯协同学理论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作理论上的架构。论文指出:区域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序参量,宏、微观政策环境是其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的控制参量。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the historical task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guiding the situation, seeking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s, and actively 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 of our country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attractive natural ec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unique charm of tourism can be said to be uniqu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t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s the whole system unit and use the Harken Synergy Theory to mak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and urbanization is the order parame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nd the macro and micro policy environment is the control parame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wns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F592.7;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2 赵燕菁;理论与假设——城市化过程中的市场窒息与资源短缺[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3 陈兴贵;;民族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王红;宋颖聪;;旅游城镇化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10期

5 李欣华;吴建国;;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贵州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国盛;;职工精简与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上海城乡冲突及其协调[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2 周加来,周建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杨小雨;曾克峰;刘超;于吉涛;;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驱动力分析——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王亚华;张小林;袁源;阎红;金晔;朱卫华;;城乡结合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5 刘爱英;姚丽芬;李庆辰;;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6 焦华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及其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徐家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利益综合与路径选择——全国妇联在《婚姻法》修改中的影响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海云;;加快城镇化建设 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9 李华斌;;边疆安全视角下新疆城镇化问题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全锐,张宏程;旅游业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韩春建;宋建军;刘德元;姜敏德;李萍;张敬凯;郑琳;;郑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初探[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2 张以诚;;矿业城市研究回眸与展望[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3 穆向丽;巩前文;张安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时淼;;广东省产业结构失衡对贸易结构的影响[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郭飞;;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是根本不同的分配制度[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6 陈甬军;;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罗良伟;丁向华;;基于山水城市理论的农村旅游城镇化模式探讨——以藏彝走廊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陈广桂;农民城镇迁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刘英群;中国城市化:经济、空间和人口[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周玉波;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张晓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平;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志文;连云港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研究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3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宋富远;云南城市化道路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付聘聘;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王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宜区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志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咸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杨新新;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振兴;基于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世绵,胡月英;国际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孙晓东;;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我国要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4 饶会林 ,曲炳全;集中型与集约化: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最佳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04期

5 郭小燕;;统筹城乡视角下中部地区多元城镇化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6 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规划;2008年11期

7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转变: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对城市化与“三农”关系的思考[J];城市;2005年06期

8 金丽国,侯远志;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J];城市问题;2002年02期

9 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4期

10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荣高娃;西部民族地区人才开发新思路[J];新东方;2004年06期

2 倪志远,孟淑萍;知识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路径[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3 蓝红星;;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经济导刊;2010年11期

4 扎多;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5 林翠兰;;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初探[J];阵地与熔炉;2003年02期

6 王保乾;西部民族区域开发的社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7 孙光慧;;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J];甘肃金融;2010年04期

8 唐海丹;将协同学原理应用于物流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物流技术;2003年03期

9 黄溶冰,胡运权,吴冲;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的协同学思考[J];中国矿业;2005年10期

10 王志军;刘红叶;;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澜;;加速城镇化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樊敏;;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戴庆中;周晶;;贵州省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4 马占彪;;浅析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营[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晓鹰;杨建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以藏族地区九寨沟县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李锐;鞠晓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建武;肖诗鹰;刘铜华;王智民;;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白世贞;王文利;;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结构设计[A];中国商品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学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黎放;董鹏;胡涛;;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的初探[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陈冬红;许芬;李霞;;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尔立;努力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N];陕西日报;2003年

2 李正全;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之我见[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陈云芝;处理好民族地区发展中三大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晓华;厉以宁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袁长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非经济障碍因素”[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国家民委副主任 牟本理;在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纪行暨兴边富民行动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尹明娥(作者单位:人行湘西州中心支行);从湘西州看困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诸因素及其出路选择[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8 吴光宇 石锦通;西部民族地区劳务输出忧喜录[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记者 敖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西部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N];经济日报;2009年

10 王慧敏;立足自身实际 把握发展重点[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靳景玉;城市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梁世翔;基于ITS的物流园区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浩;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居玲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车延年;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凤霞;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就业论[D];四川大学;2005年

4 曹霞;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制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萍;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唐海丹;物流运作中协同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7 刘峰;基于协同的我国工程政策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李纬澍;关于供应链经济系统特性及其自组织过程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9 李家昊;项目网络计划综合优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刘炯艳;基于多Agent的协同物流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0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70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