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成都市温江区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7 08:27
【摘要】:旅游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国内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型消费者模式的形成,旅游需求不断上升,市场前景广阔。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试验区,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温江区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第三产服务业为主。本文通过对温江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现状调查,结合温江区旅游资源开发及政府管理的现状,对温江区旅游资源开发及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对温江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模式、政府管理的定位及模式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定义、内涵、模式与原则等内容;第三、四部分阐述了温江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政府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从温江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入手,提出温江区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以挖掘和发展核心旅游产品、主导旅游产品体系为宗旨的开发模式观点,对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体制的建立、规范及角色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制定旅游资源开发长远规划,与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相一致;区旅游行政机构应协调好各部门以及政府与经营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完善旅游资源管理法规制度等。
[Abstract]:Tourism has become the largest industry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with the rising level of domestic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type of consumer model, the demand for tourism has been rising. The market has a bright future. As a national urban and rural pilot area, Chengdu will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ertiary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rea, Wenjiang Distric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mainly the third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Wenjiang distric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in Wenjiang distri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in Wenjiang distri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on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Wenjiang district, the orientation and mod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mainly describe the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finition, connotation, mode and principle of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The fourth part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 Wenjiang District, the fifth part, starting with th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Wenjiang District, puts forward that the management mode should be government-led in Wenjiang District. Based on the view of developing the core tourism products and leading the tourism product system, the paper sets up the government-led management mode system.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ole orientation: for example, to formulate a long-term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verall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and to coordinate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We will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manage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贵;;洹河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产重组的分析与思考[J];河南水利;2002年06期

2 陈姗姗;;“南太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3 陈舒慧;;浅析利用历史软文化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原则[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张艺凡;;探析旅游资源由公共资源向产业资源的转变——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5 唐中明;陈满雄;孔勤;;高铁时代与湖南旅游资源整合[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李雨蓉;;德昂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以德宏州三台山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7 张志怀;;关中西部城市间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初探——以宝鸡市、天水市为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8 罗茜;;内江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发展浅见[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9 张_";;宜昌市夷陵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王桂芝;;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以淮南市八公山旅游区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尔东;李守伟;程学峰;范鑫;宫庆艳;;论矿业旅游资源开发[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林;白晋湘;;我国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划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张树枫;;崂山旅游资源开发之我见[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4 陈万灵;;粤西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5 马勇;;宜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6 石惠春;刘春莲;;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吴小天;;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8 殷红梅;梅再美;;新形势下贵州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9 林诗渠;;开发旅游资源 留住八方宾客[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10 程道品;林治;;模糊评价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丹;广东中旅斥资10亿参与咸阳旅游资源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盛瑜;拉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序幕[N];吐鲁番报(汉);2009年

3 记者 徐阳;高起点搞好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N];吉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曦;思南签约5个旅游资源开发项目[N];铜仁日报;2010年

5 ;温江:城乡治理 创新与民意深度整合[N];成都日报;2010年

6 罗雪 郑娜惠 夏丽莎;生态温江 站上历史新起点[N];四川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潘巧丹;创新温江“高端”之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8 罗雪 郑娜惠 本报记者 韩清华 马林楠;成都温江:生态田园型现代新城“模本”[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河南省许昌学院旅游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所 刘阳炼;层次分类法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袁海马;成都市温江区政协 把脉科教艺术城建设[N];四川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张春艳;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庞林;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王生卫;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薇华;海口火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红艳;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2 刘源;成都市温江区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高兴;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华;河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颜晓爱;乾安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峰;新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李强;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韩霞;我国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探析[D];重庆大学;2007年

9 杨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胡湘兰;论“大湘南”旅游圈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6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06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