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5 08:09
【摘要】:未来10年,我国将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更加注重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将旅游和扶贫开发直接相连,探讨旅游开发与贫困减缓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连片特困地区现有扶贫模式存在的不足,以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为研究视角,构建了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模式,深入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和特色,进一步提出了模式成功运行的保障性要素。
[Abstract]:In the next 10 years, China will focus on the special difficult areas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lving the poverty problem in the special areas.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mechanis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this paper takes the benefi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or population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overnment-led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guarantee elements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model.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No.SWU11317)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309219)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S44)
【分类号】:F592.7;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杜忠潮;高霞;金萍;;关中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与妇女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2 李柏槐;;四川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况学东;;广西百色旅游扶贫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5 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5期

6 冯万荣;赵庆红;;旅游扶贫的受益人群及其受益模式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李国平;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旅游学刊;2004年05期

8 丁焕峰;;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与旅游扶贫[J];农村经济;2006年09期

9 朱晶晶,陆林,朱桃杏;基于运行机制的旅游扶贫支持系统和开发模式[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开兵;唐德善;;我国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2 陈江美;吴尊华;张丽利;;鄂西“旅游扶贫”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3 黄国庆;;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参与能力及参与意愿测量量表的编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4 徐燕;殷红梅;;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村寨扶贫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5 高谋洲;;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机理探析[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6 李柏槐;;四川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向延平;;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经济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况学东;;广西百色旅游扶贫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刘丽梅;吕君;;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10 杨效忠;刘国明;冯立新;梁家琴;;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经济联系——以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谷丽萍;;关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几点看法[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2 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苏振;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王建勋;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7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佩霞;凉山彝区政府反贫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旅游业和山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原思敏;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毛玮;湘西自治州旅游扶贫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陈欣;异域、本土、旅游者:西双版纳跨境族群节俗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丽君;民族经济视野下吉木乃县扶贫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张丽文;林芝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文茹;福州市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康;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对策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9 王波;PPT战略及其在云南省实施的系统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丽丽;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与实例应用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艳;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姜莉;;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王丽华,张宏胜;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4 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科学;1997年03期

5 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6 保继刚,文彤;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 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贾芳;对旅游扶贫的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9 吴忠军;论旅游扶贫[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凤歧;扶贫开发要有重大政策支持[J];中国贫困地区;1998年06期

2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跨世纪扶贫战略研究》课题组;困难与机遇并存的跨世纪扶贫——对2000年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形势的若干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1999年12期

3 李世穗;吉安扶贫“五到户”有成效又有一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J];中国贫困地区;1999年01期

4 肖国安,郑海祥,石友金;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思想[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1期

5 汪新生;让农民富起来[J];老区建设;2002年12期

6 邢红,党凤兰,刘俊昌;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探究[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孙成祜;;农村贫困人口与消费[J];经济师;2006年06期

8 彭涌;;破解农村地区贫困——生态脆弱格局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1期

9 郭明霞;;甘肃省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5期

10 王振军;牛叔文;;农民食品消费与最低生活保障的关联[J];改革;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军昌;余显亚;;论我国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兼论“温饱型老龄化”的意义与实施[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许源源;苏中英;;农村扶贫目标偏离原因探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伍林支;;以扶贫开发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朝林;;我国农村反贫低效化问题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赖景生;;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对策[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袁立彪;肖保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朝林;;从农民收入差距看我国农村贫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邵则夏;杨卫明;;高效持续发展云南特色经济林[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9 刘务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扶贫开发[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10 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兴华;低保农民为何迈不进低保门槛[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司成钢;本溪近7000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子[N];辽宁日报;2006年

3 陈东兴 吴杰;古丈减少贫困人口4487人[N];团结报;2007年

4 孙世成邋张宏成;我省今年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现新突破[N];青海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我省200余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可享农村低保[N];云南政协报;2007年

6 黄雷邋记者 梁敏;让贫困群众共享和谐阳光[N];阿坝日报;2008年

7 吴桦源;一种伟大的精神,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N];西部时报;2008年

8 张宝程 蔺宝富;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N];保定日报;2006年

9 凌经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N];广西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爱虎邋通讯员 洪绍华;秭归实行差别式扶贫到户[N];湖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碧玉;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吕书奇;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及成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4 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陈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蒋凯峰;我国农村贫困、收入分配和反贫困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梁平;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石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雨林;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京;乡村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阳小明;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公茂刚;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微观粮食安全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

4 黄兰红;适应的幸福[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姜英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刘哲;论农村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7 许驰;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影响及对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燕沼;中国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赵国芳;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隋明利;论吉林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成因及解困脱贫途径[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23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23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