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旅游地产发展态势与投资规制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cep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is much richer than when it was first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ourism real estate driven by real estate capital is also very innovative.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seven product forms and four development modes. In order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we should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in terms of regulation and other aspect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09q071)
【分类号】:F592.7;F2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林鸿;张忠美;;经济法视野下“两型社会”与武汉城市圈的构建[J];长江论坛;2008年02期
2 周晓艳;冯准准;康春;;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曾光;罗建兵;;关于武汉城市圈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8年21期
4 向琳;;武汉城市圈产业二次转移与产业融合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34期
5 许传华;;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2期
6 周庆;;关于武汉城市圈城市品牌定位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2010年04期
7 黄军生;;鄂州市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指标比[J];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方旭;;支持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年23期
9 于敏;许艳菊;;提升武汉城市圈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1年05期
10 张建民;任玲;;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红;王宏志;李仁东;;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健康响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倍慎;徐理;周勇;;PCA-DEA模型在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的应用[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晓宇;李贤毅;;通信运营商应对武汉“1+8”城市圈信息化服务分析[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吴慧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标准化战略构想[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全;;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定量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穆向丽;巩前文;张安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志澄;;气候变化与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志澄;;气候变化与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倪外;邵晓辉;吴丽;李娟文;;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内部差异的量化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10 姚伟钧;;咸宁与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文争;投资旅游地产该注意些什么?[N];证券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龚怡;旅游地产:难逃圈地嫌疑[N];财经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帆;旅游地产投资热悄然兴起[N];中华建筑报;2004年
4 李海峰、孙军;整合资源利好旅游地产[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卢大华;中坤集团倾情打造旅游地产品牌[N];经济参考报;2004年
6 肖池国 本报记者 刘明;南昌旅游地产初见端倪[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蔡义鸿 刘相龙;旅游地产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N];华夏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费常泰 ;40亿旅游地产大鳄隐秘现形:盾安集团身前身后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本报记者 边防军;旅游地产 行与居的美妙结合[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冯新生;探寻旅游地产的经营之路[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宁;BOT项目实物期权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公祥;回购契约视角下的BT项目投资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徐长义;水电项目协调开发模式与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纪丽娟;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小可;基于学习行为的投资项目个体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王涌;基于期权博弈的通信企业3G投资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林正龙;项目投资定价与择时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赵楠;区域工业发展空间布局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刘金璐;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控制模型及其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楼润平;信息系统运作决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彦苹;旅游地产项目开发模式选择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丁姗;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波;旅游房地产开发与策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王坤;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探析[D];四川大学;2007年
5 耿海峰;以潜在业主为本的住宅小区开发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刘阳炼;长株潭城市边缘区演化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曾庆红;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亚南;大庆市湿地产业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群;京沪大厦项目可行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韩祺;中国未来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发模式及其组织变革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6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2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