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及地位的历史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8-09-10 20:24
【摘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门学科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归属和地位对其发展尤其重要。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极不稳定,且始终处于边缘地位,这既与学科自身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深层问题有关,又与相关学者在学科定位选择中摇摆不定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在新的学科分类体系中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不被重视,导致了学科走向呈现出趋冷与滑坡。为更好地促进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关部门应该理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关系,调整其学科归属,以提高其学术地位,以促进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dern society, the attribution and status of a subject in the national disciplin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its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subject of Chinese folklore and folklore has been in a very unstable and marginal position,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deep problems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 And related scholars in the choice of subject positioning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In the new subject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subject of folklore and folklore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which leads to the trend of the subject becoming colder and declining.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folklore and folklor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s of folklore and folklore in China, adjust their subject ownership, and improve their academic statu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folklore and folklor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文科技函〔2011〕821号)
【分类号】:I207.7;K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2 黄永林;韩成艳;;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叶涛;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论纲[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4 安德明;杨利慧;;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J];民俗研究;2012年05期

5 黄永林;;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J];文学教育(下);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杰;;纪录·民俗·传播——关于民俗文化影像化传播的研究述评[J];今传媒;2012年05期

2 关昕;;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别金花;梁保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8年06期

4 金晓艳;;“非遗”光环之外的民俗实践——以宁夏隆德县杨氏泥塑为研究个案[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李菲;;理论旅行:本土语境下的非遗阐释与操作[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6 李红;;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5期

7 杨国荣;宋玉红;;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年04期

8 施爱东;;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兼谈民俗学家在非遗保护运动中的学术担当[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魏崇周;;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民俗研究;2010年03期

10 李萍;;高校中国民间文学导入课教学设计新探[J];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宁;;乡村旅游中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晨霞;晋南帝尧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艳芬;汉阳舞高龙习俗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席海婷;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俊昕;喜利妈妈祭祀的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陈雪梅;山东省高密民间艺术保护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8 陈晶;一个古代“送瘟神”习俗的现代境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袭祥雪;提升济南市民俗旅游业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闫爱芸;何家皮影戏班及其影人造型、图案纹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安德明;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吕建昌;廖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兼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法律地位[J];中国博物馆;2006年01期

4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黄永林;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世界——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叶涛;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论纲[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7 叶涛;钟敬文教授访谈录[J];民俗研究;2000年01期

8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9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J];民俗研究;2008年03期

10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J];民俗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守华;[N];文艺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闻;;世纪描述:民间文学学科的历史风貌——《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座谈会纪要[J];民俗研究;2008年01期

2 吴秀杰;;民间叙事的“外学”与“内学”——读江帆著《民间口承叙事论》[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3 陈勤建,廖海波;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在民俗学文学化中独立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符雪红;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可喜收获——评《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J];思想战线;2004年06期

5 郑土有;;研究者、编辑家、出版商共同构建的学术空间——试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民间文学研究与书籍出版[J];民俗研究;2006年01期

6 韩雷;;被遮蔽的民间文学批评——对民间文艺学六十年的反思[J];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7 陈金文;;论民间文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J];民俗研究;2009年04期

8 张弘;;对民间文学研究中的两个片面性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4期

9 达天超;王建章教授招收民间文学研究生[J];民族论坛;1995年03期

10 覃德清;新的体例 新的维度——评刘守华、巫瑞书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J];南方文坛;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节;;李白诗歌的民俗学意义[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2 郑土有;;打通“民间文学”“俗文学”构建“口传文学”平台——关于新时期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3 吕微;;反思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学术伦理(代前言)[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4 张同胜;;《陶庵梦忆·及时雨》的民俗学解读[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连山;;“勤子屠母”解——对于《楚辞的文化破译》的一点批评[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宋德胤;;文艺民俗与中国特色——对文艺民俗批评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向云驹;;特殊的学科 特别的贡献——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管窥[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任广世;;明清俗曲研究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9 陈子艾;;钟敬文歌谣学建设历程述析[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西村真志叶;;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叙事技巧:重复与对比[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永林;重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与教学[N];文艺报;2008年

2 ;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意向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陶然;领宋词民俗互证之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陶然;宋词研究的新收获[N];文汇报;2007年

5 武翩翩;专家研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N];文艺报;2007年

6 陈闻录;走出民间文学研究的困境[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纳杨;让民间文学研究走出困境[N];文艺报;2001年

8 ;既从民间来 还当民间去[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阶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安德明;民间文学研究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常峻;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东华;民俗视界中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D];苏州大学;2008年

3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4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胡日查;民间艺人穆·布仁初古拉演述的《布迪嘎拉巴可汗》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袁燕军;元杂剧民俗浅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阿荣塔娜;英雄索诺的民间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覃继督;“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D];云南大学;2011年

5 张亚南;《搜神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建;《水浒传》与山东民俗[D];山东大学;2009年

7 宋小蒙;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民俗审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欢;寻找失落的碎片[D];华侨大学;2007年

9 张莉;宋代七夕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黎莹;“三言二拍”的民俗学价值[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35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35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