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风景名胜区游憩景观的保护性开发

发布时间:2018-11-19 21:29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不断扩张市场份额,风景名胜区游憩景观开发越来越重视游人能够参与其中的历史人文景观及其存在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文章将历史人文景观及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或人工化的自然环境)作为风景名胜区游憩景观开发的对象,强调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方式,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针对性强的的保护性开发要素、指导思想、原则和策略构成的体系,为其游憩景观保护性开发建设的实施与决策提供理论保障。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expansion of market share of tourism projects with strong particip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s and their existing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landscape in scenic spots.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human landscape and its existing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or artifi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regarded as the objects of recreation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scenic spots, and the ways of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emphasized, and a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The system composed of strong protective development elements,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of the protectiv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creational landscape.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基金】: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景名胜区游憩景观保护性开发研究-以河北省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为例”(HB12YS03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鑫;刘征;孙学梅;连梦瑶;;实践型景观设计教学方法研究——河北省风景名胜区历史人文景观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J];大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毅;蔡凌;;生态可持续视角下城市景观的功能格局规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桂林;蔚芝炳;;脱离对立,走向和谐——浅谈面临快速发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褚军刚;;复合多元的和谐步行街区——以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4 刘玉宝;;发展——地域性建筑的生命线[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5 吴锐智;;从合肥的历史文化看景观建筑的游憩功能[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6 高耸;姚亦峰;;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更新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内秦淮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7 张韵;马贝娟;;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修复与保留对城市景观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8 张玺;蒋玲;陈春晖;;南京传统街道绿化的保护与传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9 刘晓晨;宋磊;;作为户外游憩空间的名胜古迹的设计营造研究——以青岛崂山太清游览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10 李健美;夏东进;陈军;;茱萸湾生态园林建设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渊;金雯;;南浔古镇中西合璧式园林之研究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施德法;黄扬飞;吴建华;夏建中;;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武栋;刘勇;焦玉亮;;城市发展的源泉——城市文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白学民;刘翠云;吴静雯;李洁;赵燕;屈扬;;立足中国国情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及利用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邵阳市红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6 陈明松;;泛论园林文化与“文化建园”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7 嵇岚;;历史城镇保护的再思考——面向发展的保护[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童本勤;谢细伢;;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方法的探讨——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忆;高永青;;历史文化名城分类旅游规划——以江苏省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冼宁;张雪;;城市改造中对人文历史景观保护设计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阳煜华;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韩博;辽源煤矿区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卫华;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娟;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楠;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杨红;基于旅游开发理念的伯延古镇保护与传承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武昌;城市滨湖游憩空间形态解析与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5 余丞;旅游开发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和村镇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娜;四川省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薛昆;从保山永昌古城现状看其保护的得失[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汪艳;地质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章益飞;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金静;嘉定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构成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宏;杨云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7期

2 辛志伟;;论环境、资源与循环经济[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6期

3 李国柱;马树才;;经济体制转轨与环境质量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刘耀彬;;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0期

5 刘坤;刘贤赵;常文静;;烟台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计量技术的检验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6 赵雪雁;;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交互耦合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7 李瑞琴;于安芬;车宗贤;赵有彪;苏永生;邱慧珍;刘柱;;河西走廊凉州绿色农业示范区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年06期

8 韩晓娜;;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协整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4期

9 杜江;王雅鹏;刘渝;;农业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2期

10 曾庆玮;;循环促环保,低碳保生态[J];作物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绳;;破落的“资源建筑”文明发掘与失落的“资源建筑”精神拯救——一次古建测绘实践探索[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许永峰;张怀堂;;需求方管理技术在煤矿企业节电中的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成群;高勇;;浅论天津市河东区环境质量、污染源现状及对策[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王志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综述[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朱恩;汪湖北;田仲和;;上海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7 王训国;丁永生;游艳琴;邵世煌;;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佳楠;;沈阳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巧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培育[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10 缪鹏飞;;上海产业历史建筑保护在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简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维良 吴天君;克难攻坚 再接再厉 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再创辉煌[N];新乡日报;2005年

2 记者  邵丽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记者 单小书;优化产业布局 改善环境质量 实现持续发展[N];抚顺日报;2007年

4 记者 江涛 左利琼;一季度全市环境质量有喜有忧[N];广元日报;2006年

5 记者  赵婵莉;银川环保部门:6项措施确保首府环境质量[N];华兴时报;2007年

6 记者 张骁骏;突出重点区域加强保护措施 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N];陇东报;2006年

7 记者  张青红 通讯员  任汉诗 谢飞;港区环境质量提升[N];连云港日报;2006年

8 记者 许德忠;五大工程力促我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N];武威日报;2007年

9 李丽静;河南1月至10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N];西部时报;2006年

10 张庆飞;我市强化污染控制改善环境质量[N];长白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世峰;保护性管辖权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蔡立哲;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肖慧;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6 李达;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D];复旦大学;2007年

7 王菊英;海洋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何文清;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用地风蚀影响因子与保护性农作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宋照亮;喀斯特流域风化成土作用及其矿质元素行为与环境质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王训国;城市商住信息化模型与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家琪;贵州省赤水市生态修复区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修复模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初步评价[D];青岛大学;2007年

3 张力;包头市高尚住区环境规划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思思;中国FDI、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杜东;滦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及趋势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6 杨兆立;基于EKC曲线的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立忠;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8 张俊;新型环保书写液质控指标的研究制定[D];山西大学;2005年

9 周卫东;镇村区域性畜牧业循环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6年

10 郭校磊;中国贸易自由化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3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43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