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
[Abstract]:Taking A grade scenic spot (point) as an example, the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scenic spot concentration of Jiaozuo A scenic spot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average road length index, compact density index and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work access of Jiaozuo A scenic spot is good, and the average shortest path length is 1.52 km, but 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The compact density index C and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dex G of Jiaozuo A tourism scenic spot are 0.73 and 47.38,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 in each city and county area is centraliz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is more uniform. On the premise of discussing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Jiaozuo scenic spo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optimizing and integrat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Jiaozuo scenic spo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40012) 2011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MT-KJ2011-38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11BJJ014) 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Q2012-06)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2 王恒;李悦铮;;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3 史本林;张宏娜;孟德友;李红忠;;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4 刘荣;;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研究——以焦作云台山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5 杨建华;焦作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张兴平,杨建军,毛必林;杭州市区旅游交通网络空间分析及其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4期
7 张金山;;浅析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营销策略——以焦作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毛小岗;宋金平;于伟;;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9 张佑印;顾静;黄河清;;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04期
10 娄扎根;;发展焦作文化旅游产业应坚持的原则[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文萃;焦作市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亮;李洪娜;;辽宁省乡村休闲型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闫海燕;乔景顺;;基于公众认知度的焦作市屋顶绿化调查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03期
3 殷开明;张庆;;河南焦作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考[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陈红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以枣庄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8期
5 曲颖;王京传;;国内旅游目的地定位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4期
6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7 刘海隆;包安明;陈曦;张小雷;张进英;;新疆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4期
8 王雯萱;谢双玉;;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与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9 林岚;杨蕾蕾;戴学军;孙贻洁;;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特征的分形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黄亚楠;;焦作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恒;李悦铮;;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GUAN Zhongmei;WANG Juan;;Study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Take Jiaozuo City as an Example[A];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CEIM 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赖斌;基于游客体验的ATCS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陈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赵中华;区域旅游的交通组织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崔琰;库布齐沙漠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7 黄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黄炜;旅游演艺业态创新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娟;中国主题公园空间分布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宾丽;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市场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会霞;新兴旅游目的地成长驱动因素及其成长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璇;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马小媛;焦作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承载力响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岳燕祥;交通发展与旅游产业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辛亚平;西安国际旅游感知形象调查与营销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靳晓青;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转红;;云台山旅游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3 杨建军,张兴平,毛必林;跨世纪的杭州市旅游景区与旅游交通布局构想[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5期
4 周志红,肖玲;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5 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6 邱继勤,朱z,
本文编号:2477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7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