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行为特征及生态意识初探——以华东五省一市为例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5C30013)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WT0316)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玲玲;陈江;;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及行为特征调查研究——以南京将军山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2 孙吉信;;试论生态旅游“大众化”与大众旅游“生态化”[J];东南亚纵横;2008年06期
3 陈福亮,侯佩旭;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三亚市南山旅游文化区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黄震方,陈志钢,张新峰;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12期
5 冉杰;王成璋;范瑞琛;;黔东南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J];技术与市场;2008年11期
6 李明辉;谢辉;;中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的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8年03期
7 肖朝霞,杨桂华;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4年01期
8 钟洁,杨桂华;中国大学生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分析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J];旅游学刊;2005年01期
9 李燕琴;;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与态度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11期
10 张冬云;;试析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J];商品与质量;2011年SA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梦兰;魏薇;王金叶;毛双燕;;生态旅游区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偏好研究——以漓江古东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2 陈蔚辉;林扬波;;潮州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3 陈玲玲;陈江;;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及行为特征调查研究——以南京将军山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陈晓艳;黄震方;;农业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8期
5 是丽娜;王国聘;;大学生旅游者环境意识水平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3期
6 罗金华;;基于生态伦理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7 何方永;;大众旅游者生态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子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秀寨;童绍玉;陈颖;;云南生态旅游的现状评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杨建美;薛熙明;王浩;;旅游影响下的社区生物资源利用方式演变研究——以香格里拉县洛茸村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刘法英;;蒙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晋阳;张树兴;安娜;;旅游生态安全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宋长海;楼嘉军;;《旅游学刊》25年载文研究的国际化述评(1986-2010)[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东北东部林区生态旅游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袁新华;生态旅游者环境态度与行为差异及其绿色营销管理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吕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维余;四川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徐柯健;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征界定及旅游活动对白骨顶繁殖行为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臧敏;泰山旅游资源管理模式及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黎宏;云南生态旅游保障体系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罗志国;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衣小艳;旅游感知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者环境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王宁;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侯艳伟;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丽;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海岛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欣;旅游者个体特征与环保行为之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梦兰;魏薇;王金叶;毛双燕;;生态旅游区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偏好研究——以漓江古东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2 李燕琴;一种生态旅游者的识别与细分方法——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石金莲,李俊清,李绍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客源结构调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孙玉军,刘艳红,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9年08期
6 刘兴泉,俞益武,严少君,朱 铨;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J];当代生态农业;2001年Z2期
7 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崔书红,王捷;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环境保护;1999年09期
9 胡建英;;论生态旅游意识的现状与培养[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10 陈福亮,侯佩旭;国内外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三亚市南山旅游文化区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佐;生态旅游乡——芒宽[J];生态经济;2002年10期
2 龙琳;恩龙生态旅游度假区[J];安徽林业;2002年03期
3 孙云海;生态旅游刍议[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4 戴居峰;生态旅游:事实与数据[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5 MeganEplerWood,李弗兰;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6 WolfgangStrasdas,李弗兰;生态旅游的开发合作[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7 PohPohWong,徐鹏;东南亚沿海生态旅游的趋势[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8 陈莹;泰国发展生态旅游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南亚;2002年02期
9 周笑源;对生态旅游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建雄;生态旅游泛化现象略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芙蓉;;福建省生态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封毅;封钦;;发展贵州生态旅游 推进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李乐京;;重视生态旅游,促进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朱苹;;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的探讨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安娜;;生态旅游的内涵——以自然为基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敦荣;王红霞;刘英;;生态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科学概念[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李晔;;基于泛化现象的生态旅游分类[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范忠勇;陈苍松;;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卞显红;张光生;王苏洁;;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助金;;建设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必须坚持水土保持工作[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石标;生态旅游 走出误区[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郑阳;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国外生态旅游管理与文化介入[N];中国旅游报;2002年
4 杨冬松;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玫;生态旅游家园的呼唤[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曹新军 王建国;湖滨生态旅游城魅力初显[N];中国旅游报;2003年
7 曹新向;用景观生态理念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3年
8 刘小龙;如何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农业[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杨登保 闫静霞;宁夏生态旅游:在生态脆弱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四川奔向生态旅游(上)[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吴易明;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程励;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于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苏萤雪;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方向及基于环境伦理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夏友照;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佳峰;我国农耕文化背景下生态旅游的价值探讨与发展模式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张小舟;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颜颖;丰宁生态旅游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石丽;博斯腾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D];新疆大学;2009年
6 于笑云;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雷明辉;县域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孙秉明;临朐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袁丽;湖南省生态旅游标准构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雁鸿;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1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9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