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暨柴达木盆地东南沿墓葬主民族系属研究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采自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Abstract]:Since 1982, a number of ancient tombs have been found and excav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Duand and the Qaidam Basin in Qinghai, and a large number of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have been unearthed, resulting in the attention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and social circles. The problem of the main family of the tomb also aroused the controversy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is paper, we have made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more detailed excavation materials, or the three tombs unearthed in more or more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the tomb of the first large tomb of the Dua hot water, four tomb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hot-water and the south bank of the hot water, and the two painted wooden sarcophagus of the Dering-Hangui-wood, and the tomb of the two painted wooden coffin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ain family of the three tombs belongs to the Turpan or the Soviet Union, but in Qinghai, Gannan and the northwest of Sichuan, they have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 and then to the Turpan of th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the Turpan. In the end, the main family of the ancient tombs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Qinghai-Qaidam basin is the stage and the multi-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different period of the Tugu-Hu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版画(上)[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4年02期
2 柳春诚,程起骏;郭里木棺板画初展吐谷浑生活[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年02期
3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4 阿顿·华多太;;论都兰古墓的民族属性[J];中国藏学;2012年04期
5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下)[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年01期
6 霍巍;;吐蕃系统金银器研究[J];考古学报;2009年01期
7 仝涛;;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讨[J];考古学报;2012年04期
8 肖永明;;树木年轮在青海西部地区吐谷浑与吐蕃墓葬研究中的应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9 阿米·海勒 ,霍川;青海都兰的吐蕃时期墓葬[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柳春诚,程起骏;吐谷浑人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德令哈市郭里木乡出土棺板画研读[J];中国土族;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汉卿;;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漏略禅籍新义例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詹绪左;俞晓红;;《王昭君变文》校注商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阚绪良;敦煌变文中的“亦(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刘磊;《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阚绪良;《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新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任荣;;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学和文学上的考辩——与冯其庸先生商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蔡定益;肖绚;;景德镇瓷业崛起的茶文化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9 俞晓红;詹绪左;;《降魔变文》校注商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李锦;;《三国志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宝海;张亚生;李杨;;青稞文化——西藏高原农业生产能力的代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永平;;唐代的双陆与握槊、长行考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金东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屠金梅;豫东太昊陵庙会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8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成忠;敦煌变文的审美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影;敦煌文献《茶酒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俊杰;唐代公厨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舒翼;敦煌本《六祖坛经》连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朱春秋;唐宋时期的近指代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2 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续)——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J];中国藏学;1989年04期
3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中镀金银器属粟特系统的推定[J];中国藏学;1994年04期
4 陈波;公元10世纪前西藏的黄金、黄金制品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00年02期
5 张长虹;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6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7 张建林;;藏传佛教后弘期早期擦擦的特征——兼谈吐蕃擦擦[J];中国藏学;2010年S1期
8 ;青海省档案馆部分馆藏[J];档案春秋;2008年11期
9 霍巍;;西域风格与唐风染化——中古时期吐蕃与粟特人的棺板装饰传统试析[J];敦煌学辑刊;2007年01期
10 邵雪梅;王树芝;徐岩;朱海峰;许新国;肖永民;;柴达木盆地东北部3500年树轮定年年表的初步建立[J];第四纪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文学;吐谷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亮;先秦人面纹扁茎短剑试论[J];东南文化;2001年01期
2 孙战伟;;西周陶大口尊类型及其分布特征[J];文博;2010年06期
3 彭华;百仞高崖之上的千古奇观——中国悬棺葬管窥[J];宜宾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4 王俊;;略论屯溪土墩墓群的年代与族属[J];东南文化;2008年04期
5 郭亮;;略论商周时期关中地区腰坑葬俗[J];江汉考古;2008年04期
6 毕经纬;;红卫村青铜器与殷人“持其祭乐器奔周”[J];文博;2009年01期
7 宋燕鹏;赵学锋;;《北齐赵炽墓志》试释[J];文物春秋;2009年05期
8 邓沛;;“P鹑诵住倍尬蟆嫖龃闲自岬淖迨粑侍鈁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张玮;;“人”字顶木椁墓墓主族属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11年03期
10 立山;;寻找吐谷浑[J];旅游;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碧波;庄鸿雁;;关于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从凤林古城址族属说起[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胡广跃;朱卫华;;济宁肖王庄石椁画像及相关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凤亮;陈佩君;;中国北方东胡民族货币初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4 再思;;早期东胡“货币”小议[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颖 硕士;三峡先民基因揭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王存寿 李晓霞;安丙及其族属墓群惊艳呈世[N];广安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力叶;桂林初民的美[N];桂林日报;2010年
4 杨哲峰;巨石之谜的解译[N];中国文物报;2000年
5 杨哲峰;西南地区“石棺葬”的发现与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唐红丽;凿穿时空隧道 传承远古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高蒙河;三峡考古作业分析:“空方”不空[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杨敏;丝路先民的杰作[N];酒泉日报;2009年
9 王纪洁;首届中国先秦货币研讨会纪要[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王明辉;青海考古首次发现欧洲人种遗迹[N];中国文物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治强;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D];安徽大学;2007年
2 付永平;沈阳市区新乐上层文化考古的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3 顾继慧;夏家店上层文化渊源考[D];吉林大学;2007年
4 林栋;梲棬文化陶器的区系探索[D];吉林大学;2008年
5 曹艳朋;陶寺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陈娜;试论西南地区的双肩石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吴晓燕;青海海西州棺板彩绘的初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琳;漳河流域土墩遗存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郑雷;谢尔塔拉文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王宏;商周青铜M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2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1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