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body of Singapore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pill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gapore鈥檚 vocational education philosophy is novel, highlight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The curriculum setting focuses on applicability, the study-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highly targeted, the establishment of``teaching factory'' in the campus, the full-time teacher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is high,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es the advanced educational concept such as``people-oriented'' , which has an instruc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分类号】:G712.3;F5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雨萍;;高职高专旅游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孙杰利;;浅谈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西轻工业;2009年09期
3 陈艳;;试论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经济师;2006年05期
4 赵波;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吴玲;;论旅游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市场需求[J];教育与职业;2005年30期
6 吕迎春;;对国外旅游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一平;;论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徐丽霞;;河南高等院校旅游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沧桑;2010年10期
3 郭伟锋;;新形势下旅行社实践教学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2期
4 郭伟锋;郭进辉;;《旅行社管理》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7期
5 高涵;周洪波;;空隙定位与补缺营销——浅谈中小型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8期
6 程顺昌;冯叙桥;;农业院校食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10期
7 韩毅;;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赵建强;陈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1期
9 何立萍;;“零距离”打造国际化酒店人才——中澳合作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赵波;张志华;;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电子信息类高校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聪;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璐;高校国际化人才素质指标体系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顺意;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艳;新疆旅游高等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丹;吉林省旅游教育发展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丽娜;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反思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国辉;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高丽红;澳大利亚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9 樊海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岳胜男;能力本位教育(CBE)理论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平,陶永波;构建面向21世纪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6期
2 于荀,毛金凤;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田里;;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J];旅游学刊;2008年02期
4 孙芳仲;林若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杨群;WTO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6 ;国际教育大会主题:学会共存[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3期
7 毛历辛,庞力萍;关于高职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胡延华;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10 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红波;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三阶段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4年08期
2 金岳祥;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职业教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尹玉珍;;我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几点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刘合群;;新加坡职业教育文化观及其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年02期
5 晏建忠;;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Z1期
6 戴晖;;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绍敏;周一平;;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8 李伟;王f^;;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课程改革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12期
9 徐彤;杜文龙;;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12期
10 王中柱;;议我院职业教育怎样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国光;;“做学合一”理念观照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2 戴勇;;序[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潘益杰;;以质立校 科学创新[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4 周稽裘;;坚持发展,推进结构调整 积极调整,实现持续发展[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沈剑光;杨飞;;全力培养紧缺应用人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绍兴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毅;李焰;王山虎;丁丰华;霍勤;;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开创专业建设新思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程志强;;把握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发展职教,培养人才,服务社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凌国;;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其厅;;浅析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对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启迪[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心睿 徐莉丽;新津职教谱新篇[N];成都日报;2008年
2 赵成洪;市教育局积极谋划我市职教发展思路[N];通化日报;2006年
3 东台市教育局局长 王增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记者 徐光明;江西省级财政增加1亿元专项支持职教[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龚崇 王怀根 唐小玲 刘彦妮;当好“两型社会”物推器[N];湖南日报;2009年
6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宋建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驱互动[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云;职业教育如何登高望远[N];延边日报;2010年
8 孙军;青岛职业教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记者 路熙娜 整理;政协委员王洪军:发展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N];滨海时报;2011年
10 王沛忠;职业教育“就好业”才是硬道理[N];济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锡云;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国荣;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1866年-1911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翔宇;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徐佳;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万恒;社会分层视野中职业教育价值的再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丹;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2 邹瑞睿;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聂莉琼;深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林海宏;论职业教育的定位与政策导向[D];厦门大学;2008年
5 韩少明;烟台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赵茂昌;云南省大理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叶彩华;新加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项冬松;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庞少召;县级职教中心职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邱振海;校企合作促进技工成长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9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1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