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潍坊风筝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6 12:39
【摘要】:风筝发源于中国,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提到风筝不得不提及潍坊风筝。潍坊自古以来就有放风筝的习俗,它是风行于乡间、城镇的一种群众性、自发性的娱乐活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潍坊风筝可谓名声大噪,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更是让潍坊的风筝“飞”进了世人的视野,“飞”遍了中国大地的上空,也“飞”向了世界五大洲,给世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如今,“潍坊风筝”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 通过对潍坊风筝的研究,发现其具有三种属性:即工艺品,商品,体育用品。它作为工艺品,主要表现在其制作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的工艺技巧与年画艺术联系紧密,而且在制作完成后它还可以像字画一样作为艺术品而独立存在;作为商品,主要表现在放风筝活动带有一定的娱乐性,是一种游戏活动,因此,风筝本身也就成为一个玩具,当风筝融入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以后,这个玩具也就成为了一种商品;作为体育用品,主要表现在自放风筝活动被列为国家一项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之后,放风筝活动就已经成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即风筝运动,而作为这项体育运动载体的风筝,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一件体育用品。鉴于此,本论文正是从风筝的第三个属性出发,将放风筝活动作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即风筝运动来系统研究的。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之一,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发展。2011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另外,作为体育行业宣传和研究、继承和保护体育文化的最高组织管理机构——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分别于2009年11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了2009年体育文化论坛“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传统、现状及未来”学术会议;于2010年,在云南昆明举办了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大会;于2011年,在河南焦作举办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以及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至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正在全国全面启动。 综上所述,风筝运动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范畴,而潍坊风筝又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的对象,故本论文将两者合二为一,,从民间传统体育研究的角度,以潍坊风筝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潍坊风筝运动的起源、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归纳与总结。在实现对潍坊风筝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思考风筝运动未来的发展,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促进风筝运动的不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的依据,为当前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做出一份努力。
【图文】:

潍坊,战国时期,辖区,风筝


潍坊风筝运动传承和发展的内在机制。现实土壤每一事物都不是单独产生和存在的,其间必定存在着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桔生淮南则为桔,存在都有其根源性,都离不开其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会的转型,许多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都下,潍坊的风筝运动却恰恰相反,得到了一定的弘扬风筝生存发展的大环境----潍坊,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运动留存的沃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探究分。部,地势南高北低,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弥河等十多条贯穿境内的河流,为人类在这片土地越

分布图,潍坊,民间艺术,分布图


产阶级革命家陈少敏、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臧克,他们都对潍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其著作《齐民要术》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部不朽的名著,是我国古代农技花苑里的一朵奇葩。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在汴梁近郊社会各阶,是一幅历史上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优秀民俗画。是在众多的文人志士中最值得称道的。郑板桥在潍廉从政,造福百姓。因其擅长诗、书、画,并称“三书、画的杰作。这对老潍县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书画县的书画之风自郑板桥之后愈兴愈盛,这么多年来之外,潍坊历经上百年的拓片、石刻艺术也是以郑素材而发展起来的。众多文人志士的卓越成就,对潍坊浓厚文化氛围和的贡献,也为潍坊风筝的留存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佳;;传承与发展——“非遗”之焦点[J];中国黄金珠宝;2011年04期

2 夏雨;;浅谈民间美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3 王恬;周菲菲;刘飞;;浅谈潍坊风筝的艺术特点及其对艺术设计的启发[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4 卢静;;浅谈南通蓝印花布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陈燕敏;;浅谈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刘涛;;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7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新世纪外国文学: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8 雷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解读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吴泽荣;黄培金;;传承与发展石狮狮文化的探讨[J];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10 王海涛;刘卫红;;铜梁龙舞的历史解读与当代忧思[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岚;;百变模块——数字化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张小峰;唐才根;;苏州的过去-现在-未来——传承与发展[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1年

3 蔡莉;蔡仲林;;宋江阵在海峡两岸传承与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孙光荣;;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战略的思考[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5 李振中;;论秦腔的传承与发展[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2527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27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