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岩画资源的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贵州省201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贵州岩画保护与利用调查研究”(编号12GZYB30)
【分类号】:K87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珂;;从吴家川岩画与甲骨文的比较看书画同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颜建华;;黔中奇迹红崖碑[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3 徐锡祺;;从石器工具看人类思维发生[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杨超;;论岩画阐释中的多元视界[J];东南文化;2010年01期
5 王松;;新疆古代游牧民族岩画缘起考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史贤琴;;贵州贞丰岩画艺术研究[J];大舞台;2012年09期
7 陈海强;;中国原始岩画的象征性[J];大舞台;2013年06期
8 龚曼;;浅析始前岩画中娱神舞蹈图与环境的关系[J];当代艺术;2013年02期
9 付丽娅;李田广;;楚雄永兴岩画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10 龚田夫;张亚莎;;中国岩画的文化坐标[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玉宝;先秦性别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胜;当代岩画记录技术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张天宇;建筑形态中的身体观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卢f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9 黄亚琪;左江蹲踞式人形岩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葛辉;老子美学思想史前期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由真珍;中国岩画与中国文字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潘晓;八墙子岩画的分类与分期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屈晓;基于数字技术条件下的东黑沟岩刻画图像复原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孙斯琴格日乐;中国北方草原地带鹿图案岩画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建明;具茨山地区史前凹穴岩画的文化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真;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与原始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琰;岩石上的初民精神[D];苏州大学;2008年
9 文丹;《红高粱家族》中红色原型解读[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贵;贺兰山岩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晓明,王良范;贵州岩画的文化学释义[J];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02期
2 阿土;;贵州岩画的分布[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3 李浩;彭小娟;;贵州岩画资源的保护现状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4 王天禄;贵州岩画与夜郎文化关系试探[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何建华;;贵州岩画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3期
6 余章彪;;从史前贵州岩画看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J];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吴正光;;茶马古道线路觅遗踪——贵州岩画上的马文化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罗晓明;贵州岩画的年代与族属[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35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3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