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西安白鹿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5 01:08
【摘要】:随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的过渡和大黄金周变小黄金周的调整,旅游向郊区化、短期化发展,一日游、两日游越来越多。目前,国内旅游向“近时空”发展,,即由远距离的观光游览向近距离的休闲度假的发展,城市郊区就成为了都市居民外出休闲度假的首选。西安白鹿原距离西安市区10公里,地处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旅游资源种类较丰富,品位较高,特色较鲜明。白鹿原如何利用机遇、发挥优势,如何开发、推介、宣传、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西安市及全省人民假日旅游的首选场所之一,这是目前白鹿原旅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白鹿原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白鹿原旅游发展的目标,探索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关键性策略。论文分为两个部分,共六章。 首先是理论研究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辨析、理论解读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过程。在对旅游相关概念的梳理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新见解,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与启示,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是实证研究部分,论文在对白鹿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白鹿原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以及客源市场等比较优势,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总体成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仍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旅游客源市场开拓不足,旅游业发展缓慢;整体旅游形象不完善,市场营销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亟须加强后等突出的问题。结合对白鹿原旅游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分析,论文给出了白鹿原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在此目标导向下,论文在白鹿原空间布局及景区功能定位、旅游产品谱系设计、主导产品类型以及重点项目设置、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实施策略的探讨,旨在为白鹿原的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为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最后,论文从政府管理与政策法规、经营体制创新、发展资金筹措和人力资源开发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以保障白鹿原旅游的顺利发展。
【图文】:

论文,资料来源


论文框架体系图

曲线,曲线,经济特征,阶段划分


图 2.1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据 Butler,1980) 更多的学者对旅游地演进现象的研究主要并不在阶段划分上,而是集中于对各演进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的研究(Meyer-Arendt,1985)。Getz(1992)在 Butler曲线基础上,明确了各周期阶段的特征 2 (如表 2.4 所示)。阶段特征的研究加强了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映;陆林;;新时代背景下的浙江省旅游产品提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勇;;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概念及关系辨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4 李经龙,郑淑婧;旅游规划核心内容动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5 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6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蒋兆刚;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黄山及福建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年01期

7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8 马晓龙,吴必虎,贾媛媛;西安城市旅游产品组合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9 陈才;王海利;贾鸿;;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关系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凯霞;;旅游产品构成要素与山西旅游业的发展[J];经济师;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雄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陈玉玲;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谭伟明;南岳衡山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云;汉中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丽;赤峰市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薇;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杨凤影;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杨丽;旅游设施的生态性评价与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玲;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5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