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云南省楚雄州“咪依噜”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1 06:49
【摘要】:现当代中国农村正处于信息建设的乡村变革中,各项促进“三农”发展的措施和规划都与信息传播紧密相关。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在“村村通”工程和“数字乡村”工程的扶持下不断完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对于信息的利用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村落,传统的乡村信息传播模式主要依赖人际交流,在市场商业化思想的冲击下,传统的人际关联出现断裂,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城市理念——“沟通改变生活”同样也适用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转变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乡村信息传播模式,不仅有助于重构乡村人际关系,且有助于各项利农事业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以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岔河村的彝族地区开发“咪依噜风情谷”项目为例,当地农村情况复杂,在淡化讨论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本研究专注于对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传播研究。 由于限定了“信息”的内容,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顺利地把握研究层次。通过为期一年的参与式传播研究,发现了当地乡村旅游前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传播隔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信息内容失衡,组织传播模式失当,以及谷区农户相对较为薄弱的信息意识。因此,打破传播隔阂,刺激信息需求,是当地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关键步骤,只有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才能真正解决好当地的发展难题。 同理,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有很多村落在实施信息扶贫项目时也会遭遇与研究对象相似或相同的信息传播困境。在越过以宣传普及为主的第一阶段后,项目推进者必须重视改变信息传播格局以促进转变村民对项目的理解度和赞同度。然而改变信息传播格局的最佳手段就是转变村民的完全受众地位,让其能更多地参与到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程序中来,提升公共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信心。事实证明,参与传播是促进参与项目的有效前提,只有让村民成为自己的信息传播主体,才能逐渐转变为项目推进的主体。
【图文】:

模式图,传播过程,模式


2.2 中国乡村传播的主要模式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和讨论,学者们偏爱构建模式的方法,从传播的结构和性质方面提出各种各样的模式,并对其进行说明。学者们对模式的热衷,表现出的是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因为,模式是通过对现实事物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的与之相对应的图形或方程式,它不仅可以对现实事物做明晰的描述,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事物到理论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另外,模式一定是与理论相对应的,却不完全按照理论的描述尽数相同,它本身是对理论的解释,又根据时代性发生了多种变化,所以同一条理论相对应的可以是多种模式。模式研究之所以能不断的进步,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变化,因此,彼时的模式很可能存在描述缺陷,但却是人类对现实事物展开有效理解和探讨理论的最好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首次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H.拉斯韦尔,他于 1948 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也称为“拉斯韦尔程式”[40]。后经英国传播学家 D.麦奎尔等学者将该模式作了图示描述,如下图所示:

传播主体,信息传播模式,乡村,政府


第二章 中国当代乡村信息传播情形变迁政府提供的涉农信息只能主要依靠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来落实,虽是这样,但大众传媒也并不是毫无作用,因此形成了三方并进,但三方都薄弱的传播模式[41]。所以,以政府为传播主体的对农信息传播模式主要呈现以下形态,如图 2-2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7;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东;;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报刊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今传媒;2009年02期

2 宋国庆;沈丽巍;赖天能;;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研究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林之达,郭晴;论传播效果的层级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谭华;;关于乡村传播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一些思考——以一个土家村落的田野工作经验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杨洪林;;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传播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来凤县翔凤镇白羊坡村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徐雪高;杭丽群;;对农信息传播供需双方行为表现及其成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谭英,谢咏才,王德海;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J];农业网络信息;2004年08期

8 孙凌云;;信息需求的研究概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3期

9 林坚;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4期

10 孙贵珍;王栓军;;从农村信息传播层面解决河北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2571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71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f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