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与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与中国现代陶艺
发布时间:2020-01-27 16:41
【摘要】: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陶瓷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陶瓷艺术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审美于一体,浓缩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利用和再创造的伟大智慧。陶瓷是人化的自然物,其中物化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审美方式。它作为有用之物,是人们生活的伴侣;作为艺术之物,是社会生活的镜子。陶瓷艺术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都蕴含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一个故事。 现代陶艺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有所承续,有所创造。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而逐渐确立起来的新的艺术形式。中国现代陶艺的初始阶段是中国陶业学堂的建立,而真正受现代西方影响开始现代陶艺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八五”美术思潮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现代陶艺的萌生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为现代艺术中重要一支的现代陶艺,在新的语境下形成了有别于传统陶艺的独特艺术风格。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这里的艺术家都与泥土结缘;千年的窑火,熔铸了一代代陶瓷艺术家的灵魂;一方净土,造就了一批批能工巧匠。景德镇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的瓷都,有着千年制瓷历史和精湛的制瓷工艺技术,并形成了其独有的陶瓷文化,成为陶瓷艺术和陶瓷产业发展的命脉。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瓷都的学府,它是瓷都里的瓷园,是艺术家的摇篮。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陶艺人才,他们有的成了陶瓷产业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了声名显赫的陶瓷艺术家,为中国的陶瓷艺术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景德镇陶瓷学院集陶瓷产区和学院特色为一体,它的发展无疑会影响整个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本文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为主线,将现代陶艺置于其产生、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来考察,,阐述现代艺术思潮的深刻影响,并通过梳理学院从陶业学堂到陶瓷学院的发展,分析学院教学及陶艺创作之变对于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影响,研讨学院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一面镜子,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轨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历史。
【图文】:
三千炉灶一齐熏”来形容景德德镇,当时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受西方市场着自己的出路。似乎极大限度地压低生产的的市场里继续经营。陈浏在《陶雅》中说:甚繁复也。曰胚胎。昔之土质细腻。今则灓窳矣。曰釉质。昔之奎泽莹润。今则枯燥矣。曰式样。昔之古意深厚。今则俗恶矣。曰画候。昔之出窑完美。今则薛暴矣。”①从古今如之前那般精工细致。不论材料、釉色,还制作局势的形成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当时,进行改革的呼声非常强烈。新的社会形态和艺传承模式,为陶瓷业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种社会背景下新生的。企业掀起了‘百日维
镇商务总会首任总理康达(学特璋),呈请江苏、安徽等五省协同出资创办中国陶业学为饶州,在江西瓷业公司波阳分厂内。由举是:“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招生,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班招 15 岁以上学制 3 年;另个一班则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学制为 5 年。学生都来自共同出资创办学为培养从事机械制瓷的新型技术人员,使我供了现实基础。活的考验。中国陶业学堂在历史的要求下应展着我国近代陶瓷艺术的教育事业。它在刚。辛亥革命之后,协同出资办学的五省纷纷瓷业公司集中力量经营位于景德镇的本厂,(省长)李烈钧,认为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7
本文编号:2573684
【图文】:
三千炉灶一齐熏”来形容景德德镇,当时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受西方市场着自己的出路。似乎极大限度地压低生产的的市场里继续经营。陈浏在《陶雅》中说:甚繁复也。曰胚胎。昔之土质细腻。今则灓窳矣。曰釉质。昔之奎泽莹润。今则枯燥矣。曰式样。昔之古意深厚。今则俗恶矣。曰画候。昔之出窑完美。今则薛暴矣。”①从古今如之前那般精工细致。不论材料、釉色,还制作局势的形成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当时,进行改革的呼声非常强烈。新的社会形态和艺传承模式,为陶瓷业从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种社会背景下新生的。企业掀起了‘百日维
镇商务总会首任总理康达(学特璋),呈请江苏、安徽等五省协同出资创办中国陶业学为饶州,在江西瓷业公司波阳分厂内。由举是:“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招生,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班招 15 岁以上学制 3 年;另个一班则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学制为 5 年。学生都来自共同出资创办学为培养从事机械制瓷的新型技术人员,使我供了现实基础。活的考验。中国陶业学堂在历史的要求下应展着我国近代陶瓷艺术的教育事业。它在刚。辛亥革命之后,协同出资办学的五省纷纷瓷业公司集中力量经营位于景德镇的本厂,(省长)李烈钧,认为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杭间;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艺的现实和问题[J];文艺研究;2003年01期
2 李砚祖;现代艺术的骄子——陶艺随想录[J];文艺研究;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2573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7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