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0 04:36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传统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越来越走向衰落,如何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化模式,通过提高单位土地和地上资源的经济价值,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跨越式提升,从而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找到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主导、有志于社区营造的企业参与和农民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兆余;;中国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王旭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年05期

3 马存利;;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法制保障[J];生态经济;2011年10期

4 闵庆文;张丹;何露;孙业红;;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2 熊礼明;李映辉;;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探讨——与闵庆文等学者的商榷[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4 冯磊;吴郭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例[J];大众科技;2010年02期

5 崔峰;王思明;赵英;;新疆坎儿井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6 宋尚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科学弘扬农耕文化[J];甘肃农业科技;2010年02期

7 郑文俊;;乡土文化景观保护路径探析——以广西省柳州市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8 郑文俊;;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9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年04期

10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强;村庄整治规划中的文化要素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2 刘凯红;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文星;广西沙塘“农都”的农业遗产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4 郭任聪;文化遗产型乡村社区旅游开发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志;陈菁;;稻鱼共生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2 张维亚;汤澍;;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价值判断[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3 常旭;吴殿廷;乔妮;;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刚;;浅议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刘沛林,Abby Liu,Geoff Wall;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6 闵庆文;张丹;;侗族禁忌文化的生态学解读[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7 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8 王欣;闵庆文;吴殿廷;王旭海;;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青田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9 张玉敏;;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王际欧;宿小妹;;生态博物馆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华;秦耀辰;孟华;;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金华;;国内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乐倩;;从“非营利”制度角度看苏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江南论坛;2008年05期

4 周复多;;重视古都郊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10期

5 ;关于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武汉建议[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6 罗亨江;付火水;;浅议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陶瓷工业;2010年03期

7 李宜家;儒家德治思想暨孔庙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04期

8 贺文敏;张楠;张蕾;;以凤凰古城为例谈如何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9 辛儒;孔旭红;邵凤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保护与利用——以方言为例[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10 陈松;张建英;;青藏铁路对青藏地区文化遗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晓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研究[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郑毓瑗;;海西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3 刘克功;;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4 张凌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误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5 张建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与开发三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柯杨;;关于民间文化产业化的三点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鹏宇;;民间文化与旅游及其产品开发[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汪爱元;;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环境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程萍;;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利俊;;草原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行翔邋实习生 吴敏;大运河嘉兴段有了保护与利用规划[N];嘉兴日报;2007年

2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N];辽宁日报;2008年

3 于希贤;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遗产保护与利用[N];湖南日报;2007年

4 邓力;綦江农民版画走上产业化之路[N];今日信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胡敏;“双东”,打开集萃古城人文窗口[N];扬州日报;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何星亮;30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记者 刘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容易产业化[N];深圳商报;2006年

8 记者 支禄;新疆坎儿井 保护与利用培训班开班[N];吐鲁番报(汉);2009年

9 记者 李东;桦皮文化走向产业化[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10 李仲文;树立产业化意识是关键[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庆;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邓文华;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吴育标;中国世界遗产战略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王高峰;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云琦;中国柑橘历史与文化价值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2 楚天舒;儒家文化传播与和谐文化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谭文枫;庆阳香包产业化项目组织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汪霏霏;“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D];山东大学;2007年

5 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莉莉;“小白鹭”产业化运营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石磊;上海琴行音乐文化产业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陈薇;创造思维 创意无限[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9 张学亮;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鹏;初论济南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5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85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