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岷山地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7:14
【摘要】: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新方向。我国不少自然保护区已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存在着将自然保护区视同为一般旅游地,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认识仅限于狭义的旅游区的建设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的旅游规划、建设及经营管理有所脱节,致使在计划中应有的保护工作难以在全面开发和经营管理中落实,造成一系列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不良后果,因此,急需用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来解决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总结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历史和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岷山地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第三章到第八章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介绍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概况、旅游资源条件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针对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该地区进行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绿色开发”两个模式,以期为唐家河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促进唐家河生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后提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图文】:

自然保护区,山地,顶沟,大熊猫


了白水江(甘肃)、唐家河、小河沟、白河、九寨沟、勿角、王朗、黄龙、白羊、泅耳、片口、小寨子沟、千佛山、宝顶沟、白水河、九顶山、龙溪一虹口等1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图2一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总面积达727254公顷,占眠山地区总面积的22.04%。根据保护区所处的位置,山民山山系的大熊猫分为A、B两大种群,茂县宝顶沟自然保护区以北为A种群,以南为B种群。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山脉、河流、陡崖、道路以及农业耕作区的阻挡

示意图,唐家河,区位,示意图


053‘,北纬32032‘一32041’。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宽约16.3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如图3一1)图3一1唐家河区位示意图3.1.2地质、地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地处川西北高原与盆地边缘接壤的高山峡谷地带。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内为构造侵蚀高中山地形,最高海拔3864米(大草坪),最低海拔1150米(石罐子),相对高差2600米左右,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座。保护区内沟谷深狭,地势险峻,,四面群山起伏,气势磅礴,连绵不断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仁昌;宁德铭;;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环境生态初步研究[J];四川环境;1984年01期

2 李巧燕;;美丽的地中海 迷人的科西嘉——基罗拉塔湾、波尔多湾和岩石海岸自然保护区[J];世界博览;1996年11期

3 张佐;;生态旅游杂谈[J];风景名胜;1999年06期

4 杜振东;;就得“引狼入室”[J];公关世界;2000年02期

5 ;经济w鸞J];中国老区建设;2004年07期

6 李雪华;穆新民;;鼓城山·七里峡:旖旎风光入梦来[J];中国西部;2006年06期

7 熊仁武;;美丽的驮娘江[J];中国林业产业;2006年06期

8 ;信息[J];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05期

9 杨通永;;自然保护区里的农研会[J];科协论坛;2007年04期

10 邱燕;黄金玲;邓小飞;;湖泊类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对策——以广东连山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亚菲;;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分析与规划设计[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勇;;天津大黄堡自然保护区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范忠勇;陈苍松;;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陈佐忠;汪诗平;王艳芬;;抓住机遇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锡林郭勒草原[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第10章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6 张瑛;;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戈华清;;公共管理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性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8 陈明林;刘登义;;六股尖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评估与可持续利用[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韩新华;李长海;;保护与开发并重 开展生态旅游——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展望[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祖良;;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研究[A];浙江省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川报集团记者 胥辉 实习生 彭地;建设国内一流的唐家河示范自然保护区[N];四川日报;2010年

2 王武生 徐凯 本报记者 白洪文;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冲刺四A景区[N];广元日报;2008年

3 周瑜平 记者 刘仁;青川生态旅游事在人为大有可为[N];广元日报;2006年

4 李俊义;京津沙源地坝上将建8个自然保护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5 范南虹;我省拟再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N];海南日报;2006年

6 撰文 周武现;修水五梅山晋身省级自然保护区[N];九江日报;2007年

7 潘飞邋罗荣沛;普安县政协组织人员调研献策[N];贵州政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高一航;巴尔鲁克山自然保护区[N];塔城报;2008年

9 记者 林馥盛;用心呵护青山绿水[N];汕头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国臣 通讯员 宋丽军;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为迁徙候鸟和洄游鱼儿编织安全网[N];赤峰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昕;自然保护区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严旬;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彭羽;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自然保护区途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4 石金莲;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周树林;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刘广超;川金丝猴栖息地质量评价和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于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李朝阳;自然保护区生态关键地段识别与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李晓京;北京山区森林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胡欣欣;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生态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华;岷山地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孔令孜;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刘记;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红梅;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刘薇;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何建湘;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范媛吉;自然保护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陈传明;峨嵋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春燕;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展鹏飞;基于3S的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88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