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23:44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域组织形式。对于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和区域开放性的旅游业,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业的重要空间载体。 本文选取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单体城市两个角度,尝试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动态仿真模型,对该区竞争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丰富旅游竞争力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等定量分析方法。论文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 (1)针对城市群地域单元整体,从旅游业发展动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影响、旅游经济联系4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15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针对城市群内部单体城市,考虑到其对城市群区域整体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不同,又增加单体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这一方面,具体增加了2个三级指标,用以反映城市群内部单体城市与孤立城市之间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区别。 (2)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单体城市和城市群整体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根据人口、国土规模的相似性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选择杭州市和珠三角地区作为该区单体城市和城市群整体的比对基准,用以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量化和比较分析;将竞争力评价方法与SD方法相结合,从城市群单体城市和城市群整体2个角度构建了动态仿真模型,用以预测该区旅游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3)到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和单体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基本接近同期各自比对基准的水平,在该区旅游竞争力的一级评价指标中,旅游业发展水平竞争力相对较高;旅游影响和旅游经济联系竞争力居中;旅游业发展动力和不同等级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竞争力相对较低。 (4)从该区旅游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看:单体城市旅游竞争力在未来15年内均呈现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而且城市之间的相对差距比较明显,到仿真期末,8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依次为:青岛、济南、烟台、日照、威海、东营、淄博、潍坊。从城市群整体来看,旅游竞争力呈现较为平缓的直线型或近似指数型增长趋势,与单体城市相比,其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幅度较大,这表明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及其区域整合是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图文】:
4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系统分析4.1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到 90 年代末,中国实行向沿海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采取了对外开放、投资倾斜以及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山东省适时调整了区域经济布局,对胶济、陆桥和京九沿线及黄河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实行倾斜政策。上世纪 80 年代,山东提出了“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方针,以追求最佳宏观经济效益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战略。90 年代初,山东调整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提出了以青岛为龙头,烟台、威海、新石铁路、津浦铁路、济青公路两侧设区布点,展开布局,形成整体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山东提出并实施了“海上山东”及“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战略,促进了半岛地区及东营市的发展。通过实施重点倾斜战略,山东省的资源要素向半岛地区集聚,使得半岛地区自身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61]。
考虑到上海市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太高,且人口总半岛城市群人口最多的潍坊市的 2 倍,与半岛各城市不具有可比性,,将进而将半岛、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其余各城市分别按照人口、土地面积排口规模小于半岛各城市人口规模最小值的舟山、珠海 2 市剔除,将土地半岛各城市土地面积最小值的中山、深圳、东莞、镇江、佛山、嘉兴、常等 8 市剔除,则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共有 14 个城市(分别为泰州、湖、扬州、广州、南通、绍兴、苏州、台州、江门、宁波、惠州、肇庆和杭山东半岛城市群单体城市基准选择。(2)选定人口、土地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 GDP 这 3 个指标,采类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入基准选择范围的 14 个城市与半岛地进行聚类分析,目的是为了确定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大多数城市同属一类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其聚类结果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622857
【图文】:
4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系统分析4.1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到 90 年代末,中国实行向沿海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采取了对外开放、投资倾斜以及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山东省适时调整了区域经济布局,对胶济、陆桥和京九沿线及黄河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实行倾斜政策。上世纪 80 年代,山东提出了“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方针,以追求最佳宏观经济效益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战略。90 年代初,山东调整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提出了以青岛为龙头,烟台、威海、新石铁路、津浦铁路、济青公路两侧设区布点,展开布局,形成整体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山东提出并实施了“海上山东”及“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战略,促进了半岛地区及东营市的发展。通过实施重点倾斜战略,山东省的资源要素向半岛地区集聚,使得半岛地区自身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61]。
考虑到上海市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太高,且人口总半岛城市群人口最多的潍坊市的 2 倍,与半岛各城市不具有可比性,,将进而将半岛、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其余各城市分别按照人口、土地面积排口规模小于半岛各城市人口规模最小值的舟山、珠海 2 市剔除,将土地半岛各城市土地面积最小值的中山、深圳、东莞、镇江、佛山、嘉兴、常等 8 市剔除,则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共有 14 个城市(分别为泰州、湖、扬州、广州、南通、绍兴、苏州、台州、江门、宁波、惠州、肇庆和杭山东半岛城市群单体城市基准选择。(2)选定人口、土地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 GDP 这 3 个指标,采类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入基准选择范围的 14 个城市与半岛地进行聚类分析,目的是为了确定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大多数城市同属一类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其聚类结果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俊;;济南旅游业的发展及影响[J];北方经贸;2012年05期
2 张广海;王佳;;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坤;泰山旅游景区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2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2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