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1: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农业旅游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将其看作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动力,于是在农村建起了大量的农业观光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很多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并不成功。 本文首先总结出了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对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功能、意义以及其对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论述。然后对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类并下了定义,而后对不同模式的农业观光园的特点、类型、存在问题和开发对策进行了论述。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农业观光园的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是在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农业观光园的概念、类型、特征、功能、开发意义以及其负面影响和对策。 第三章简单地论述了我国农业观光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介绍了开发农业观光园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类,即原生型农业观光园、高新技术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式农业观光园、主题公园式农业观光园,然后分别对不同模式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类、特点、存在问题和开发对策进行了论述。最后对不同模式的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对比研究。 第六章是总结部分,对全文的观点和结论以及研究不足进行总结,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 模式 农业旅游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3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7-8
- 一、研究背景7
- 二、研究意义7-8
- 第二节 国内外农业观光园研究综述8-12
- 一、国外农业观光园研究综述8-9
- 二、我国农业观光园研究综述9-12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12-13
- 一、研究内容12
- 二、研究方法12
- 三、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农业观光园的相关理论分析13-26
- 第一节 农业观光园的产生与发展13-14
- 一、国外农业观光园的产生与发展13
- 二、我国农业观光园的产生与发展13-14
- 第二节 农业观光园的相关概念及其定义14-18
- 一、相关概念14-17
- 二、农业观光园的定义17
- 三、本文中农业观光园的定义17-18
- 第三节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18-20
- 第四节 农业观光园的特征20-21
- 第五节 农业观光园的功能21
- 一、观赏、品尝、购物的功能21
- 二、娱乐及参与功能21
- 三、疗养、度假的功能21
- 四、增长知识的功能21
- 第六节 农业观光园开发的意义21-23
- 一、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1-22
- 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22
- 三、发展农业旅游,改善环境质量22
- 四、加强与市场的联系22
- 五、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22
- 六、开拓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以减轻和缓解城市和旅游景区过分拥挤现象22-23
- 第七节 发展农业观光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23-26
- 一、农业观光园带来的负面影响23-24
- 二、降低开发农业观光园带来负面影响的对策24-26
- 第三章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现状研究26-29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现状26-27
- 第二节 我国农业观光园存在的问题27-29
- 一、数量众多,竞争激烈27
- 二、项目结构简单,特色不鲜明27
- 三、重复建设,,功能雷同27-28
- 四、季节性强,旅游观光旺季短28
- 五、建设水平比较低,缺乏精品工程28-29
- 第四章 农业观光园开发的理论基础与开发原则29-33
- 第一节 农业观光园开发的理论基础29-31
-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29-30
- 二、生态旅游理论30-31
- 第二节 农业观光园的开发原则31-33
-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31
- 二、市场导向原则31
- 三、突出特色原则31
- 四、多样性原则31-32
- 五、参与性原则32
-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32-33
- 第五章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研究33-57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分类33-34
- 一、原生型农业观光园33
- 二、高新技术农业观光园33-34
- 三、“农家乐”式农业观光园34
- 四、主题公园式农业观光园34
- 第二节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研究34-54
- 一、原生型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34-37
- 二、高新技术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37-42
- 三、“农家乐”式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42-48
- 四、主题公园式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48-54
- 第三节 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的对比54-57
- 一、产品的对比54
- 二、目的与功能比较54-55
- 三、投资者与投资规模对比55
- 四、开发地点对比55-56
- 五、建设周期对比56
- 六、存在的缺点对比56-5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一、本文结论57-58
- 二、本文不足及研究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2
- 一、英文文献59
- 二、中文文献59-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艳;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莹;对发展我国农业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4期
3 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4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3期
5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6 张建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张瑞;发展北京郊区观光果业的思考[J];北京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8 练红宇;关于中国农业旅游的几个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李保印;21世纪的生态农业模式农业观光园[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观光园开发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