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3:03

  本文关键词: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森林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又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事业,称之为“绿色”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森林旅游是以自然景物为旅游载体,利用森林特有的气候环境及改善人类新陈代谢的良好生态环境功能,以优美的森林植物景观、秀丽的山水风光以及或多或少的人文历史景观为基础;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保障,让游人在观赏美景、探险猎奇中享受益体生态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同时通过旅游活动,了解自然,体味生态,进而增强生态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森林旅游是把宝贵的森林资源转化为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效形式,符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密切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森林旅游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努力和长期产生效益的事业。形势越好,越应从战略的高度研究森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应对方策,使之得以健康稳妥地发展。 论文通过分析基础学科与森林旅游的关系,,追溯国内外森林旅游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归纳其类型特征和旅游分布,总结建设成就和做法经验,探讨森林旅游发展趋势。旨在拓展森林旅游的发展空间,通过结合中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实践,认真对照国外森林旅游发展情况,在分析国内森林旅游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措施,从游区规划、管理制度和营销手段等方面研究森林旅游发展对策。本研究响应当前“回归大自然”的号召,对解决传统林业面临的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大有益处,有利于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有林场的转型,是林业适应新的社会要求,解决林业行业诸多矛盾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满足人们户外游憩需要,提供科普教育园地,保护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具有现实和学术前沿意义,内容主要包括: 1 森林旅游的内涵:探讨森林、森林旅游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旅游学、旅游产品、旅游人类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基础学科对森林旅游的影响,并对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作出界定,提出森林旅游的属性、特点及主要项目内容。 2 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和现状:论述中国森林旅游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分析国内森林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别对管理制度、发展理念等做简要回顾。从建设成就入手,揭示中国发展森林旅游主要做法及主要旅游形式,归纳出中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分区。 摘要 一一一 3国外森林旅游发展现状:追溯国外森林旅游发展沿革,分析研究国外森林旅游 发展现状和理论基础,提出森林是人类休养和审美享乐的最佳载体,以森林为旅游资 源得到广泛应用. 4中国森林旅游的展望和条件分析:按我国森林旅游实践与理论发展,提出其服 务、市场和内容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应用SWOT分析法,研究森林旅游的内部优势、 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对森林旅游发展的机会和 威胁,通过对本身的内在条件(包括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进行分析,明 确景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建立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识别环境中影响 景区的主要方面和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找出有利的机会和可能的威胁。 5中国森林旅游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从规划、管理和营销三个方面论述中国森林 旅游长远发展策略,在把握三个方面在新形式下的发展脉络,比较国内外森林旅游发 展的差异,结合生态学、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森林美学、游憩理论等,探讨如何发挥 森林旅游优势、把握机会和减少劣势、克服威胁,使其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重视 继承传统中国园林规划设计手法,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基础和管理方法,注重管理和 营销手段创新。 论文从风景园林、森林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角度拓展中国森 林旅游发展研究的范围.论述的对象严格限定在国家现行标准与相关条例、术语的范 围内,按森林旅游的内涵,发展沿革,发展趋势,条件分析,战略措施的顺序展开论 述,广泛援引古今中外实例,使内容阐述详实具体和便于对照参考.
【关键词】:森林旅游 战略研究 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
【目录】:
  • 引言11-13
  • 1 森林旅游的内涵13-21
  • 1.1 森林、森林旅游与人类的关系13
  • 1.2 基础学科与森林旅游的关系13-17
  • 1.2.1 游憩与旅游学对森林旅游的影响13-14
  • 1.2.2 旅游产品概念对森林旅游的影响14-15
  • 1.2.3 旅游人类学对森林旅游的影响15-16
  • 1.2.4 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对森林旅游的影响16-17
  • 1.3 森林旅游的基本内涵17-19
  • 1.3.1 森林旅游概念的界定17
  • 1.3.2 森林旅游的属性17-19
  • 1.3.3 森林旅游的特点19
  • 1.3.4 森林旅游的基本项目和内容19
  • 1.4 中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关系19-21
  • 2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1-42
  • 2.1 中国森林旅游的由来21
  • 2.2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意义作用21-25
  • 2.2.1 生态效益21-23
  • 2.2.2 经济效益23-24
  • 2.2.3 社会效益24-25
  • 2.3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现状25-42
  • 2.3.1 发展阶段25-26
  • 2.3.2 建设成就26-27
  • 2.3.3 主要做法及经验27-29
  • 2.3.4 中国森林旅游的主要旅游形式29-31
  • 2.3.5 中国森林旅游规划分区31-42
  • 3 国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42-50
  • 3.1 国外森林旅游发展历史42-44
  • 3.2 国外主要进行的森林旅游理论研究和现状44-50
  • 4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展望与条件分析50-61
  • 4.1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趋势50-53
  • 4.2 影响中国森林旅游发展的条件分析53-61
  • 4.2.1 内部环境分析53-57
  • 4.2.2 外部环境分析57-58
  • 4.2.3 中国加入WTO对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58-61
  • 5 中国森林旅游的发展战略和策略61-74
  • 5.1 对森林旅游规划方面的思考61-68
  • 5.1.1 坚持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61-62
  • 5.1.2 保持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62-64
  • 5.1.3 走特色旅游之路64-65
  • 5.1.4 客观地预测客源市场65
  • 5.1.5 向国际标准靠拢65-67
  • 5.1.6 特色的形象定位67-68
  • 5.2 中国森林旅游的管理新策略68-71
  • 5.2.1 创新用人机制68-70
  • 5.2.2 加大投资力度70
  • 5.2.3 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旅游经营体系和运行机制70
  • 5.2.4 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70
  • 5.2.5 导入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70-71
  • 5.2.6 发展时空差协调法71
  • 5.2.7 开展绿色经营管理71
  • 5.3 中国森林旅游营销新策略71-74
  • 5.3.1 促销原则创新71-72
  • 5.3.2 营销手段创新72-74
  • 结语74-75
  • 参考文献75-77
  • 导师简介77-78
  • 个人简介78-79
  • 致谢79-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雪;;内蒙古森林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06期

2 史俊刚;谭益民;姚晓英;;绵阳市森林旅游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徐立新;森林旅游产品品牌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婕;福建省森林人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亮;森林公园旅游景观规划概念及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瑜;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期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晁莉;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春颖;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6 梁鑫;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结构问题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艳;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萍;湖南省户外运动市场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齐杰;陕西省秦岭北坡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慧慧;千家坪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2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