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09:12
【摘要】:世界遗产是指目前尚存于世的珍贵文化与自然资源,是具有公共产权性质的特殊资源,应进行永久性保护。但由于目前我国保护经费的不足,以及现行体制把世界遗产的管理权分散到地方政府各部门,在获得保护经费及旅游利益的驱动下,部分遗产地出现了过度开发现象,使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近年来,尽管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世界遗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这样一个时期,如何避免我国珍贵的世界遗产遭受更大的损失,并使其得到合理的保护利用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对世界遗产和目前在中国的基本状况做一个大体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世界遗产三种价值所对应的三种利益结构;然后通过研究国外世界遗产管理体系安排方面的经验,探寻我国在这方面的可改进之处,以达到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性利用。 按照这一思路,本文首先阐明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在我国的分布,并说明我国目前与世界遗产有关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对世界遗产旅游管理中的利益主体作了分析:指出世界遗产资源与一般资源的最大区别是它含有多重价值:存在价值V_1、潜在经济价值V_2和直接经济价值V_3。与此对应的利益主体代表分别是全社会成员、地区居民和开发经营集团。“多价值性”带来的难题是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许多争论皆来源于此。 其次,从分析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出发,对我国世界遗产经营管理现状中的利益冲突进行了评述。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景区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传统经营模式和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由于我国世界遗产资源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所以传统经营模式下不仅使产权制度失效或减弱了原有的功能,也使行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效率性软化或丧失。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它在拓宽融资规模与融资渠道的同时,景区经营企业的求利本性决定了景区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景区管理机构和景区上市公司的粘连等也使得这一模式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然后,将国外的世界遗产管理体系归纳为中央集权型、地方自治型和综合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远;熊康宁;肖时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王星光;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3 刘慧媛;赵黎明;;委托代理视阈下世界遗产地实行特许经营的博弈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曹荣;张瑞红;郭章林;;矿业遗迹开发利益相关者风险G1模糊综合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0年04期

5 杨丽;张志勇;兰卫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内旅游市场利益冲突[J];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慧媛;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协同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光玉;基于参与主体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张颖岚;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兴;中国与西班牙世界遗产开发保护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康婷婷;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健慧;公共资源类旅游区(点)经营权市场化中政府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房莹莹;基于合伙人关系的旅游社区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纪金雄;下梅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张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5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