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旅游产品策划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炳艺;浅谈古树名木损伤及复壮技术[J];厦门科技;2003年04期
2 曹栋梁;卜长春;董洁;;安阳县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雷进声;福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5年01期
4 欧世芬,肖海燕;莆田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福建地理;2004年01期
5 董临钰,蒋秋荣;大声疾呼 保护古树名木[J];江苏绿化;1999年04期
6 陆锡东,覃勇荣;宜州古树名木的初步调查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林玉美,曾岳明,陈少华,何金堂;莲都区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浙江林业科技;2003年05期
8 王宗;;梅州城区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18期
9 胡锡晟;;从古树名木的认领谈“原点思维”[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年07期
10 覃昌年;;巫山古树 守望人类自然家园[J];重庆与世界;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方法[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2 杨强;;运城盐池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姚毅;;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其保护、复壮措施初探[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4 张占国;董莹莹;韩丽娟;;试论洛阳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与城市绿化风貌[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5 高同根;杨春;;浚县大O>山风景区古树名木的现状与? [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6 何梅华;丘波;;梅州市区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7 巢阳;;北京市古树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8 谢斌;郭俊荣;;陕西省银杏古树名木调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苗炳森;;浙江余姚古树名木分布现状的考察[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程筵寿;;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振寿;金溪挂牌保护141棵古树名木[N];抚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杨继东 通讯员 韦英;全州古树名木普查完成[N];团结报;2008年
3 通讯员 张明哲 王金平 孔国栋;曲阜重视保护古树名木[N];济宁日报;2008年
4 田春 蔡长顺;保靖摸清古树名木“家底”[N];团结报;2008年
5 记者 张亚武 通讯员 李鑫;栾川新发现一批古树名木[N];洛阳日报;2009年
6 皮运楚 向恩波;桑植县幸存古树名木五十七万株[N];张家界日报;2009年
7 向国生 黎小湘 皮运楚 向恩波;桑植挂牌保护古树名木57万株[N];湖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逸;北京克隆古树名木[N];北京科技报;2009年
9 记者 贾晓燕;本市将为古树名木克隆“后代”[N];北京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徐行翔 通讯员 陈卫琴 沈均;我市古树名木有了“护身符”[N];嘉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冬;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梁善庆;古树名木应力波断层成像诊断与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3 何效祖;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4 穆彪;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杨海蛟;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熊轶群;3S技术在城市绿地建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张德成;城市森林福利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莹;齐长城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庄颖;基于旅游规划实践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颜晓爱;乾安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周希林;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建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小英;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彦彦;黑龙江骆驼峰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9 汪君;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分析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10 刘峰;杨凌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其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6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7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