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08:17
【摘要】: 作为一种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旅游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程度如何?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旅游业?旅游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地位及作用如何?以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怎样?上述问题是至今学术界少有人探讨的课题。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关于以上问题的探讨零星见诸于世,但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完整论述的著作尚不多见。特别是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如何,人们是相当茫然的,不可能完全因循西方的旅游发展模式,也不能在已有的传统模式里固步自封,而要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判断,就必须对我国旅游产业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也正是笔者选择“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这一研究课题的初衷。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经济性。因为,旅游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存在,由旅游活动而产生的诸多社会关系,首先也是经济关系。而且也正因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经济性决定了旅游其他相关属性的广度和深度。1927年,意大利学者马里奥蒂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一书,第一次对旅游经济进行系统化研究尝试。该书认为旅游的本质是经济现象,其内容涉及国内旅游状况、旅游统计等问题。此后西方国家陆续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并获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以前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回顾忽视了从经济层面进行剖析,导致了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步伐的加快,旅游业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旅游经济理论的研究必将深入。 中国的现代旅游业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以接待入境外国人的国际旅游为先导发展起来的。20年来,旅游业完成了从“事业接待型”到“企业经营型”的转变,国际国内旅游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一个规模巨大、产出水平较高、引人注目的新型产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预计到WP=32010年,旅游业将继续作为“朝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和中国大地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旅游业的产出效益和产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新兴支柱产业1。面对如此规模巨大,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产业,世界各国都感受到它给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冲击、影响、利益和问题,以及对未来社会经济前景的深远意义,旅游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新兴分支。 中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旅行和游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开浩瀚史书,有关中国古代旅游的记载数不胜数。同时,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和活动,早已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馆的国家之一,经营性的社会膳宿服务设施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就初见端倪。与旅行活动密切相关的水陆交通、餐饮、工艺美术手工制品及民俗风情、娱乐活动更是源远流长。可以说,无论在古代、近代还是当代,中国旅游业都不是一片空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中国旅游和旅游业也同世界旅游历史进程一样经历了以下变迁:一是人类在旅行中逐渐增加了游览的内容,逐步发展到以游览为目的、以旅行为手段的旅游;二是从少数人的游览活动逐步发展到大众性的旅游活动;三是从单一的经济行为逐步发展到综合性的经济活动。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古代不注重经济功能到近代逐步开发经济功能直至现代以经济功能为主,多种功能共同发挥作用并将逐步过渡到未来旅游发展的成熟阶段--注重生活质量阶段2。 全文共分为四章。力求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以各时期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相互作用为线索,阐述中国旅游业的萌芽、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并对中国未来的旅游业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展望。 第一章首先对旅游产业的定义、内涵、构成要素及其特点作了明确表述,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个方面对古代是否存在旅游业进行剖析,分别论述了古代旅游需求主体及其行为特征,旅游供给的集中WP=4代表--旅店、旅游交通及旅游资源开发的情况,并以较翔实的史据证明了唐宋时期中国已出现经营性以盈利为目的的专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有关旅游机构,出现了向导及由于出租客房、出租游船及出售地图的而从事旅游业的业主等今天旅游业的许多雏形。结尾着重分析了古代旅游业不能成为独立产业部门的社会、经济、人文原因。 第二章从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入手,在西方外来因素的催化和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变更的共同作用下,近代旅游业悄然起步。与古代旅游相比,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还是一次本质的变革。本章通过对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定性定量分析,并与西方同时代旅游发展相比,阐述了中国近代旅游业发展的划时代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伴随近代旅游需求主体和旅游行为的扩大,作为旅游供给的集中代表--近代旅馆业和交通业及其它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了初步的近代旅游接待能力,在与传统旅店等的较量中显示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作为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主体和典型代表的中国旅行社的产生、发展和对旅游业的贡献作了详细介绍。这一时期中国旅游业表现为传统旅游业与近代旅游业并行的二元态势。但旅游业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F592.3
本文编号:2684969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F592.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洋;;探讨如何提高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J];中国商贸;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秋芳;基于符号传播学的区域旅游地品牌构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隽;旅游纪念品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欧阳湘秦;基于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业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爽;S镇乡村旅游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朱婷;养生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谢燕;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丁少平;城郊型旅游区的城市化问题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余凤龙;制度变迁的旅游发展效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8 苏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曹星;无锡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4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8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