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四县(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03 12:59
【摘要】: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为了保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从而对整个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和联动开发。湘西南四县(市)(本研究指新宁、武冈、城步和绥宁)各具有一定数量和价值的旅游资源,但处在张家界和桂林等旅游热点区的屏蔽之中。由于本区域跨越四县(市),行政区域不一致,统筹协调开发不够,竞争和管理无序,导致区域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有必要对湘西南四县(市)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开发。 本研究基于双筛法旅游资源开发技术,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本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背景等相关条件进行了探讨,得出湘西南四县(市)区域旅游资源价值高和环境容量大,但交通和经济落后,市场支持力度薄弱,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大等结论。通过进一步分析湘西南四县(市)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发现四县(市)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战略属于争取型中的调整型,新宁属开拓型区域中的实力型,武冈属抗争型中的进取型,城步属争取型中的调整型,而绥宁属抗争型中的调整型。 旅游规划的指标是对该规划目标所确定的方位进一步量化所形成的一系列可度量的技术标准。整合开发指标的设置也应符合这一要求。本研究根据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指标设置技术标准,选取旅游经济、社会及环境三大类二级指标,选取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交通连通度和形象互补度等18个三级指标,对湘西南四县(市)整合开发的状态进行评价,得出其综合评价值为41.6,处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准备阶段。 在对本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一系列条件及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湘西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三大模式,即空间拓展整合模式、旅游形象整合模式和生命周期整合模式。空间拓展整合模式主要是选取、确定和强化旅游据点,构建“之”字形旅游开发带,打造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域内精品旅游路线,整合相邻旅游区,优化等级开发系统;旅游产品形象整合模式主要通过多 层次、多方位形象整合,同时注重整合形象传播策略;旅游生命周 期整合模式则主要是开发旅游产品新功能,开发新产品,整合旅游 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阶段的营销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3
本文编号:269485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2.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迎涛;;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2 唐德彪;袁尧清;;湘西南四县旅游资源系统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2009年01期
3 王孔敬;;三峡民族地区多元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旅游业的深度发展[J];江苏商论;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润丽;靖西县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静;怀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立学;山东省日照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4 段圣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5 兰田宁;广西百色市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杨彩凤;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4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9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