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以文化旅游为导向的历史城镇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21:05
【摘要】: 历史城镇是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重要区域,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它凝聚着先辈的智慧,记载了重要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在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科学的利用是关系到文明传承的重要课题。 市场经济为历史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历史城镇需要市场操作的契机获得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商业性的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层面上对历史城镇造成影响,例如历史城镇原真性的丧失、“孤岛化”化现象产生、环境容量超负荷、管理模式不完善等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根据历史城镇保护的特殊要求对旅游发展做出限制和规定,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坚持保护为先、发展并行的原则,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寻求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策略和方法。 论文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简明的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目的和相关概念界定,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从历史城镇旅游开发的目的,旅游业对历史城镇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以及历史城镇保护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论述了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通过对旅游业大环境趋势的分析以及历史城镇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评估,论证历史城镇开展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第四章,对我国典型历史城镇保护现状和旅游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归纳总结近年来城镇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从而引导旅游开发更好的促进历史城镇保护。 第五章,解决历史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文化遗产保存与经济效益创造间的主要矛盾,使历史城镇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城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契合。 第六章,论文总结,历史城镇旅游开发的目的是保护,旅游开发是实现保护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
【图文】:

历史城镇


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人类创造物的聚合体,每遗产的物质、精神财富,又为后人的承传添加自己的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新提供文化资源,满足现代人图 1.1 历史城镇的组成Fig1.1 The buildup of the historical town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历史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资料来源


包含了上述文化概念,,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的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③文图 1.2 历史城镇的保护内容Fig1.2 The protective content of the historical town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恩东;;谈谈文化旅游在现代旅游中的重要地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钟虹;;英格兰的交通发展对其文化旅游的影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文斌;谭惠;;重庆酉阳土家文化旅游研究[J];市场论坛;2007年07期

4 王福鑫;;影响湖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民族论坛;2007年12期

5 李飞;;大连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卫涛;;浅析邯郸文化之都定位与文化旅游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S1期

7 窦志萍;;昆明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旅游研究;2009年01期

8 刘文娟;;论广东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构建[J];探求;2009年04期

9 雷化雨;;对发展南阳文化旅游业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10 陆慧;;发展文化旅游 提升城市品质[J];中国商贸;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阿尔斯朗·马木提;;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桂兰;;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于滋娴;张国莉;任文颖;;南京市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任泉香;;女性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和启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孟超;张靖华;;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城镇及其价值评估和比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张兰;;历史城镇中的公共建筑体系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郑向敏;;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8 张劲松;;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海蓉;;大冶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张伟平;陈艳;;进一步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的思考[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世洪;镇远四项举措打造文化旅游大县[N];贵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雷;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兴市战略 进一步开创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N];九江日报;2008年

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世红;传承文化旅游理念 发掘香山文化精髓[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4 邵竹畔;用脚板“踏”出《大连文化之旅》[N];大连日报;2008年

5 储东华邋张议橙;巧家整体转让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N];云南日报;2008年

6 许东林 李振东;延川黄河文化旅游将成新的骨干产业[N];延安日报;2007年

7 范建军;犍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形成[N];乐山日报;2011年

8 记者 罗先安 谭西;共享幸福安康[N];安康日报;2011年

9 河北省邯郸市旅游局 房延生;开发邯郸的文化旅游资源[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时勤;“无障碍旅游圈”背后的利益博弈[N];沈阳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史晨暄;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D];清华大学;2008年

2 万艳华;长江中游传统村镇建筑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健文;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菁;以文化旅游为导向的历史城镇保护与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刘凤梅;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华;赤峰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郝凌霞;试论内蒙古民族歌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D];河北大学;2010年

5 赵莉;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文化旅游与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姜玲;福清文化旅游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晓丽;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董慧晶;新疆马文化旅游开发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国栋;山东水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10 蔡加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视野下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0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10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