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旅游产品适宜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22:07
【摘要】: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生态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发展。2003年中国森林生态旅游直接经济收入达41.8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增长22%以上,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但是,各地在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中出现了问题,并且接踵而来,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全国著名的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在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一些湖泊已出现了富营养化趋势。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公园决定从2003年起将拆除景区内10万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人民币;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质不断受到污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出了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决定从2001年11月开始,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全部拆除,恢复原貌。为此将要付出1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代价。数字触目惊心。不仅如此,全国像这样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社会根源在哪里?如何进行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在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有没有可作借鉴的适宜模式等等。实践迫切地等待着理论做出回应。由于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对于此类问题,行业内外谈论的较多,而系统探索研究的则尚不多见。 本文从一般产品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旅游产品的属性、旅游产品结构的概念及其内涵,对生态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为了阐述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特质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考察、阐述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在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不同的思想认识与舆论导向,并将其归纳概括为“市场导向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同时对两种思想产生形成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响应人群进行了剖析与研究;按照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提出了六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适宜的发展建设模式。并通过对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对照分析,对提出的六大适宜建设模式进行了验证和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0
本文编号:2729387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59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艳;山岳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的性质定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亮;安徽贵池森林景观生态评价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3 高明梅;新疆天山中部林区森林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4 杨尚坤;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景观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宇飞;延边地区森林生态旅游整合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9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2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