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零团费现象分析与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06:05
【摘要】: 零团费指地接旅行社以低于旅游产品成本或不收取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接待费用销售旅游产品,需从目的地导游对旅游者的购物及增加自费项目的消费来填补团费的差额并获取利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影响桂林入境旅游市场,之后相当长时间桂林旅行社维持零利润的经营模式。零团费治理一直是我国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工作的重心,2002年桂林作为国家旅游局旅游市场整顿与规范重点城市之一,推行导游IC卡管理和“公对公”佣金结算制度等措施,整治私拿回扣的现象,但零团费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治。自2003年SARS以后,受旅游业“低价开市”的影响,桂林各大旅行社纷纷以低价参与市场竞争,零团费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在总结我国学者对零团费现象研究基础上,结合桂林实际情况,剖析桂林零团费现象,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全文分五部分,按照零团费现象分析、桂林零团费形成及均衡机制、现有治理研究的评述到治理原则再到实践操作的顺序而依次展开。 第一部分导言综述了现有关于零团费的理论研究,指出对零团费的研究必须要借助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并阐明了本文的理论研究路线。 第二部分对零团费现象研究,阐明零团费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剖析了零团费现象对桂林的影响,指出零团费危害性。 第三部分通过对桂林零团费演变过程的分析,指出零团费在桂林的具体表现以及“复杂而逆向的畸形回扣链”的零团费运作方式;零团费形成及均衡理论研究分析旅游市场供方产品的差异化不强、旅行社之间的博弈、行业组织与管理体制、旅游产业链的断层,需方消费心理不成熟,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是零团费产生的深层根源;旅行社利益相关主体的均衡机制失衡是桂林零团费盛行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零团费治理研究对现有治理措施进行综合评述。在借鉴境内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较适宜于桂林现实情况的零团费综合治理方案。 第五部分结语指出本文在零团费对与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尚存有较多不足,经验判断多而实证分析较欠缺,并指出在旅游消费者决策行为等研究领域尚需加强。总体上看,在借鉴前人对零团费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桂林零团费现象提出治理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图文】:
-1研究线路
-1正常团费经营模式
本文编号:2734956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图文】:
-1研究线路
-1正常团费经营模式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明义;李莉叶;朱伯威;;旅游“零负团费”现象研究[J];思想战线;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德慧;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及改进方案[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晓燕;旅游团队“食物链”现象的成因与治理对策[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4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3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