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制度短板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2:50
【摘要】: 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国家的一种财富,是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耗竭,必然需要补偿。但是,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补偿却已成为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转变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因价值补偿机制缺陷而导致的不可持续开发方式已迫在眉睫。本文在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价值损失与价值补偿时,认识到制度短板的存在,即国家、产权和契约这三个制度要素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失灵或者难以耦合而导致交易费用上升,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的实施效率。 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本文首先,模拟制度短板机理,分析制度的三个要素——国家、产权和契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这些制度要素与交易费用的动态关系、对制度效率的作用机理以及判定制度短板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制度短板的逻辑模型。其次,对制度短板与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逻辑模型模拟制度短板运行机理,指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题,阐述制度短板与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在国家政策、补偿契约以及责任承担主体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制度短板的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框架,期望得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补偿方案。最后,以武夷山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为案例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其它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92.7
【图文】:

示意图,帕累托改进,短板,制度


擦大幅度减小,如同物体运动中的滚动摩擦,但是,当制度短板出现时,交易费用的提高,生态旅游资源补偿的效率低下,使这种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产生更大的摩擦阻力,缓减了“非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改进”的进程,如图3一5所示。因此,从减小摩擦力的角度思考,要恢复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必须对制度短板进行治理,就使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由“非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改进”。帕帕雷托改进进偿机制造成的;“滚动摩擦刀小‘__一__帕帕帕帕帕帕帕 帕帕雷托改进进……_从 从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浮浮全全 板板 板 .“滑动摩擦”大lL~------图3一5制度短板对非帕累托改进向帕累托改进过程的阻力示意图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冰华;;河南省山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2 黄圣霞;巫国富;;基于博弈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益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3 贾桂康;欧钟慧;;大王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4 李伯兴;;关于开发红水河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5 张妍;;陕西省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6 罗应刚;;天水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大众科技;2011年08期

7 严贤春;刘晓琴;陈瑶;胥晓;贾文君;;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8 顿志强;;文化遗产地景区旅游价值货币化评估研究——以屈原故里景区为例[J];河南科技;2011年15期

9 吕建树;刘洋;张祖陆;李静;王学;;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1年09期

10 甲任;;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淑华;王胜;汪立;;舟山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仕龙;;生态旅游与南漳生态旅游发展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尤传楷;;生态旅游是跨世纪的发展方向[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4 姚海波;;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张林英;徐颂军;;广东韶关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冉景丞;;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李琼;明庆忠;李庆雷;;基于人人关系的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8 封毅;封钦;;发展贵州生态旅游 推进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9 田红;;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重在保护——以山东省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杨学武;;开发江河源生态旅游资源是振兴玉树经济的突破口[A];“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么办”——青海省统计有奖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平修成 王人斌;积极开发大洞山生态旅游资源 努力打造贾汪生态旅游新名片[N];江苏经济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裴力;抓好一把手工程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通讯员 包庆淼 翟伟;泗水放大生态旅游资源优势[N];济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孟红美;农家生态游成为深州农民“摇钱树”[N];衡水日报;2009年

5 叶昊;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上)[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通讯员 庄新明;泗水深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N];济宁日报;2010年

7 张胜开;七成游客到四川吸氧洗肺[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陈丰林;实施生态旅游强县战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9 张胜开;四川生态旅游半年收入187亿元[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胥思明  何举云;开发独特生态旅游资源[N];南充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志奎;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张昕;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合理配置[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石金莲;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方怀龙;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一容;基于制度短板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妍;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葛晓燕;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武陵;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颖莉;内蒙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付诚;生态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陈丹;威海市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沙环环;安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许德丽;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10 王元玉;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6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66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