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近现代瓷上粉彩人物画艺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29 20:46
【摘要】: 中国陶瓷艺术源源流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表现形式,成为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奇葩。粉彩是景德镇传统艺术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粉彩瓷画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产物,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智慧结晶,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画艺术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中国绘画及陶瓷史上,晚清和民国一向是受人忽视的时期,甚至被视为“历史的衰落”。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而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有其相当独特的成就,且较前代毫不逊色。其中,瓷上浅绛彩与之后的所谓“新粉彩”最具特点,是其最杰出的代表。它们打破了在陶瓷艺术上工匠一统天下的传统,首次把文人画的意境和追求带入其中,广泛吸取民族艺术之精华,结合时代特色,突出个性化的审美创造,不断创新工艺技法,艺术形式不断增强,给晚清僵化没落的粉彩艺术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创造出多元化,多格局的别开生面的新意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一部瓷上人物绘画艺术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一部社会的、历史的人文史,它直接体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观古而知今。只有认真的研究这段历史,才能深入了解和揭示其内在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创作出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创新艺术作品。本论文从近现代瓷上粉彩人物画艺术的发展与表现形式入手,对此作一深入研究。通过对晚清及民国时期大量粉彩人物艺术作品的认真研究和具体分析,论证其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蕴涵的文化内涵,对其艺术价值进行正确评价和定位,进一步找出其艺术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当今陶瓷粉彩人物艺术的继续健康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527;J211.25
【图文】:

粉彩,仕女,灯笼


在色地上采用“锦上开花”工艺,图案与绘画相结合仍留有乾隆粉彩华美精致风格的余韵。后期作品则显粗糙。作品如“粉彩仕女灯笼尊”(图2)。道光与嘉靖粉彩特点类似,常见的粉彩人物题材有各种色地的开光画婴戏图、庭院人物图、八仙图等。道光粉彩在一些地方时有创意,如人物形象图2粉彩仕女灯笼尊

样图,粉彩,官窑,风格


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婴戏龙舟图”。咸丰朝内忧外乱,粉彩瓷精品稀少,因此咸丰官窑作品传世极罕,其风格承袭前朝风味。“粉彩开光人物狮耳瓶”(图3)是此时的精品,瓶体通体满绘花卉纹饰,颈部、腹部两面对称开光内绘人物图案,场面热烈,人物形态各异,描绘精致,色彩丰富。同治朝粉彩多黄地粉彩。官窑的制作是个低潮,除宫廷婚庆所需及少量陈设瓷外少有佳作。民窑质量粗糙。光绪年间由于大批的宫廷用瓷的需要,烧制了大批的描绘喜庆吉样图案的官窑粉彩,题材多为麒麟送子、群仙祝寿等。宣统在位不到三年,粉彩瓷器制作风格是光绪瓷的继承。总图3开光人物狮耳瓶体来说,清朝后期基本沿袭前朝风格,刻板和程式化是其主要特征,缺乏艺术创作的情感和生命力。嘉庆、道光以后

仕女,粉彩


一麟撇豺用,流畅蜘,形神兼备,格调高雅,意味深长。又如另一件雍正“粉彩仕女婴戏纹盘”(图5),盘心绘仕女婴戏,闺阁仕女与三个童子正在看斗鸡,人物神态各异,绘制精细,笔法洗练洒脱,色彩绚丽热烈。但整体来说,仍然工匠性较强,历史上陶瓷绘画很长时间一直是画师或画工的作画。其沿用的是历图5粉彩仕女婴戏纹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莲生;论珠山八友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的美学特征[J];中国陶瓷;2002年04期

2 曹春生;“珠山八友”的三大贡献[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774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74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