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

发布时间:2020-08-12 19:30
【摘要】:弥勒图像与信仰起源于印度,流经西域,极盛于中土。其遗存的珍贵实物,是千百年弥勒信仰发展的历史浓缩。 本文研究理路起始于对印度、西域及中土弥勒图像作全面性搜集与分析,建立起完整的弥勒图像谱系,进而佐以文献资料,从纵向的历代演变到横向的地域分布,由宏观的时代背景到微观的各别图像意涵,层层分析,面面探讨,试图解开许多弥勒图像之谜,并希冀在演绎归纳过程中,发掘弥勒图像潜藏的意涵,继而对中土弥勒信仰有更深层的理解。 弥勒,意为慈氏。据佛经载,是将绍继释迦佛于娑婆世界成就正觉的“未来佛”,现以“一生补处”菩萨的身份居兜率天宫为众说法。因其具备“未来佛”与“菩萨”二种身份,故实际造像中表现有佛和菩萨二种尊格。像形多样,有立姿、双跏趺坐、半跏趺坐、交脚和倚坐等。在中土以交脚像和倚坐像为主,广布于石窟、摩崖龛像、单石像和金铜像中,年代从北凉、北魏、延续至唐及其以后,是流传时间最久的佛教尊像之一。 综观中土弥勒图像及信仰的发展,主要历经三个转折期。一、南北朝:此为隆盛期,主要的弥勒经典被译出,流行上生信仰。弥勒的各种形像皆存,以交脚菩萨像居多。二、盛唐时朝:信仰流行高潮不坠,僧侣广为弘传,流行上生和下生信仰。造像中,归因于武则天的大力推动,弥勒主要以倚坐佛形式表现。除经变图外,塑像中的交脚像和半跏思惟像基本上均已消失。三、五代:弥勒信仰的广传期,流行化身信仰。传为弥勒化身的契此和尚像在汉地寺院中广为供奉,此后,袒胸大肚、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成为中国弥勒像的典型,广受各阶层喜爱,全面普及化。弥勒像的发展至此已完全中国化、民族化,并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广及东南亚及欧美各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879.4
【图文】:

莫高窟,全集,敦煌


畚耐既

本文编号:2790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90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