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同聚落形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17:37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旅游市场逐渐扩展到各个地区、各个阶层。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呈现出不同的现状与特点,并结合区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分析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激活、拓展乡村、城市旅游市场,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是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特点,主要对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是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现状分析,分别从业态、空间、资源、客源、产品、形象、竞争力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第四章是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分别提出了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发展的策略,并分析了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第五章是结语,提出了本文研究而得出的主要结论及其以后需要继续研究和完善的领域。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聚落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2.2 乡村旅游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2.3 城市旅游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特点
2.1 乡村旅游的特点
2.1.1 乡村旅游的市场具有定势性
2.1.2 乡村旅游的产品具有体验性和文化性
2.1.3 乡村旅游景观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1.4 乡村旅游具有高效益和低风险性
2.2 城市旅游的特点
2.2.1 城市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品
2.2.2 城市旅游具有个性化特色
2.2.3 城市旅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2.2.4 客人重游率较高且以散客为主
2.2.5 在实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占居优势
第3章 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现状的比较分析
3.1 从业态上分析
3.1.1 乡村旅游业态处于低级阶段
3.1.2 城市旅游业态相对比较高级
3.1.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业态上的不同
3.2 从空间上分析
3.2.1 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
3.2.2 城市旅游资源中部相对集中
3.2.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空间上的不同
3.3 从产品方面分析
3.3.1 乡村旅游产品内涵丰富但比较单调
3.3.2 城市旅游产品丰富但层次不高
3.3.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产品上的不同
3.4 从客源方面分析
3.4.1 乡村旅游以大中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
3.4.2 城市旅游的主体消费群是大中城市居民
3.4.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客源上的不同
3.5 从发展模式上分析
3.5.1 乡村旅游大多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
3.5.2 城市旅游大多为单一型
3.5.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发展模式上的不同
3.6 从旅游资源方面分析
3.6.1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民族风俗特色
3.6.2 城市旅游资源具有历史和文化氛围
3.6.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旅游资源上的不同
3.7 从旅游形象方面分析
3.7.1 乡村旅游主打“民族村寨旅游”品牌
3.7.2 城市旅游以“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等为城市形象品牌
3.7.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旅游形象上的不同
3.8 从旅游竞争力方面分析
3.8.1 乡村旅游竞争力薄弱
3.8.2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对较强
3.8.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旅游竞争力方面的不同
第4章 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
4.1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4.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4.1.2 拓展融资渠道,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
4.1.3 增强文化内涵,提升贵州乡村旅游层次
4.1.4 保证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
4.1.5 加强宣传,提高贵州乡村旅游知名度
4.1.6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4.2 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
4.2.1 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4.2.2 逐渐恢复代表城市特色的建筑
4.2.3 加强贵州城市旅游资源宣传
4.2.4 大力发展城市会展经济
4.2.5 提升城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4.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4.3.1 城乡旅游的发展具有互补性
4.3.2 城乡旅游的发展具有互动性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38069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聚落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2.2 乡村旅游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2.3 城市旅游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特点
2.1 乡村旅游的特点
2.1.1 乡村旅游的市场具有定势性
2.1.2 乡村旅游的产品具有体验性和文化性
2.1.3 乡村旅游景观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2.1.4 乡村旅游具有高效益和低风险性
2.2 城市旅游的特点
2.2.1 城市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品
2.2.2 城市旅游具有个性化特色
2.2.3 城市旅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2.2.4 客人重游率较高且以散客为主
2.2.5 在实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占居优势
第3章 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现状的比较分析
3.1 从业态上分析
3.1.1 乡村旅游业态处于低级阶段
3.1.2 城市旅游业态相对比较高级
3.1.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业态上的不同
3.2 从空间上分析
3.2.1 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
3.2.2 城市旅游资源中部相对集中
3.2.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空间上的不同
3.3 从产品方面分析
3.3.1 乡村旅游产品内涵丰富但比较单调
3.3.2 城市旅游产品丰富但层次不高
3.3.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产品上的不同
3.4 从客源方面分析
3.4.1 乡村旅游以大中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
3.4.2 城市旅游的主体消费群是大中城市居民
3.4.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客源上的不同
3.5 从发展模式上分析
3.5.1 乡村旅游大多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
3.5.2 城市旅游大多为单一型
3.5.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发展模式上的不同
3.6 从旅游资源方面分析
3.6.1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民族风俗特色
3.6.2 城市旅游资源具有历史和文化氛围
3.6.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旅游资源上的不同
3.7 从旅游形象方面分析
3.7.1 乡村旅游主打“民族村寨旅游”品牌
3.7.2 城市旅游以“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等为城市形象品牌
3.7.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旅游形象上的不同
3.8 从旅游竞争力方面分析
3.8.1 乡村旅游竞争力薄弱
3.8.2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对较强
3.8.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旅游竞争力方面的不同
第4章 贵州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
4.1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4.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4.1.2 拓展融资渠道,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
4.1.3 增强文化内涵,提升贵州乡村旅游层次
4.1.4 保证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
4.1.5 加强宣传,提高贵州乡村旅游知名度
4.1.6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4.2 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
4.2.1 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4.2.2 逐渐恢复代表城市特色的建筑
4.2.3 加强贵州城市旅游资源宣传
4.2.4 大力发展城市会展经济
4.2.5 提升城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4.3 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4.3.1 城乡旅游的发展具有互补性
4.3.2 城乡旅游的发展具有互动性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会聪;多元文化生态廊道影响下京杭大运河天津段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8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3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