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游客行为意向变化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1 21:27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旅游信心影响不一,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旅游信心恢复期在1个月以上;疫情后人们将更加重视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安全,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偏向于自然生态游,更倾向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更偏爱自驾出游。疫情后由于压抑的旅游需求得以释放,人们会适当地增加出行频率,提高旅游消费。建议涉旅企业重视疫情前后旅游者行为意向变化,切实解决旅游者关注的旅游安全问题;旅游服务商应重塑内容生产能力,重视旅游自然教育功能的价值回归;国家的扶持政策应倾斜于带薪休假、便利交通出行等方面;民众也应加强自身的心理调节。
【部分图文】:

信心,疫情,恢复期,民众


因为近1个月的居家隔离,人们的心理情绪波动较大,不少网友隔空喊话:我要上班,我要上学,我要出去旅游。但是调查数据显示,人们的旅游消费信心并非正在疯狂增长,而是比较谨慎,理性对待较多。疫情后民众旅游信心恢复期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认为疫情结束后,旅游信心将迅速恢复的被调查者仅占11.75%;认为短期内(1周至1个月内)恢复的被调查者合计约占16.57%;有约21.39%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信心的恢复期要超过半年以上;另有约32.23%的被调查者因为在接受调查时疫情并未完全消失,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旅游信心的恢复也处于不确定状态。细分发现,男女性别在疫情后的旅游信心恢复上有一定差异,表示至少半年以上才会恢复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9.4%与23.2%,持不确定态度的男女性比例分别为25.4%与37.3%,女性被调查者更加谨慎。在被调查者中,处于中青年层次、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相对稳定、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所考虑的因素较多,对疫情后的旅游信心恢复抱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在旅游信心恢复难以确定的状态下,人们对疫情后的出游频率也持保留态度。在问及是否会在疫情后增加出行频率时,只有12.35%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会增加,约有37.95%的被调查者保持出行频率不变,而剩下49.70%的被调查者则表示将会减少出行频率。

变化图,疫情,交通工具,变化图


疫情发生前后,人们的理想出行交通工具并未发生太多改变。基本还是集中在铁路交通、自驾及航空交通这三种主要交通工具上,细小的差异出现在,自驾、徒步、骑行等人口密集性相对较小、健康性更强的交通工具的选择数都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这也为疫情后的相关政策倾斜提供了数据支撑。疫情的爆发对于人们是倾向选择跟团游还是自助游影响不大。样本数据中,选择与家人一起的自助游仍然是民众出游的首选,比例由原来的66.67%小幅度提高到67.17%;愿意参与公司、班级等集体游的比例也有小幅提升,由原来的1.96%提升至2.41%,这表示民众对集体的认同感开始增强;而独行与跟团游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了1.09%和0.07%。疫情发生前后旅游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变化如图2所示。3. 旅游动机及旅游目的地的变化

疫情,旅游者,民众,游客


在旅游预算的调查中,疫情前,旅游预算在万元以上的游客占比已经达到17.65%,且这部分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也倾向于中长距离的国内热门旅游地,以及长距离的出境游。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疫情后大部分民众的旅游消费预算资金会保持现有水平(占比为41.87%)或增加(占比为16.57%),但也有41.56%的民众对疫情后的经济状态持谨慎态度,会适当减少旅游预算,疫情前后旅游预算比例及变化如图3所示。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编号:2850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50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