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08:38
   神农架是地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态区,对全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具有其它地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神农架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及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神农架的旅游产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可以广增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神农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作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神农架的资源与生态系统非一般风景名胜区所能比拟,世界级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必然要求高水准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措施与之相适应,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应该遵循自身独特的规律。然而,理论界关于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满足神农架旅游开发迫切的需要。因此,开展对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借鉴昂谱(RMP)分析的理论,利用国际成功案例的经验分析,对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构想及旅游开发支持系统进行系统性研究。文章通过对神农架旅游资源的优、劣势评价,以及对神农架客源市场的实证调查分析,提出以生态和文化为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的两条基本主线,并以生态—文化为主线整合旅游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以系统性、取向性、主题性以及相关性原则为指导,提出了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构想。 由于旅游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神农架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构想除了必须依托于资源和市场的现实状况外,还必须有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为支撑,同时必须使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直接挂钩。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实现神农架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因此,文章在系统分析政府职能、法制建设、管理制度、公众参与四种因素与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构想,并将这四种要素作为补充纳入昂谱(RMP)分析理论,形成旅游产品开发支持系统分析理论。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59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概况及问题的提出
    二、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的意义、体系与方法
第一章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一、旅游产品开发的昂谱(RMP)分析理论
    二、神农架旅游资源分析
        (一) 神农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二) 神农架旅游资源开发劣势分析
    三、神农架旅游市场分析
        (一) 神农架旅游市场实证调查分析
        (二) 神农架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结论
    四、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选择
        (一) 以生态为主线开发旅游产品
        (二) 以文化为主线开发旅游产品
        (三) 以生态-文化为主线整合旅游产品
    五、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二) 取向性原则
        (三) 主题性原则
        (四) 关联性原则
    六、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一) 建立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的分级保护制度
        (二) 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三)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系列构想
第二章 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相关支持系统研究
    一、政府职能与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 公共产品与政府职能
        (二) 经验借鉴
        (三) 政府在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职能
    二、法制建设与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 政府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局限性
        (二) 法制建设是增强政府职能的有效保障
        (三) 经验借鉴
        (四) 加强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法制建设
    三、景区管理制度与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 委托-代理关系与景区管理制度
        (二) 经验借鉴
        (三) 景区管理体制建设
    四、居民参与制度与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 居民参与的必要性
        (二) 经验借鉴
        (三) 建立神农架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居民参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1年04期

2 肖光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浅析——以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1年03期

3 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年01期

4 郭锦超,郭凤辉,刘濂;在生物圈保护区中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5 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曹新向,丁圣彦;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学途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齐子鹏,吴新宇;神农架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构想[J];旅游学刊;1998年01期

8 蒋高明,刘美珍,韩念勇,李文军,张倩,苗河;内蒙古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中城市(镇)的功能及其与保护区的相互关系[J];生态学报;2003年06期

9 齐子鹏;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景区公共福利和环境质量合意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01期

10 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本文编号:2852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52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