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及影响机制——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
【部分图文】:
从图1可以看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通过土地、资金、人才和平台支持,能够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加资本投入,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政府的土地和信贷政策的支持,使经济主体能够持续增加投资,形成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极”。政府的人才政策支持,使得返乡创业人员能够进入休闲农业,进一步提升了休闲农业的服务品质。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能够形成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规模效应和“循环因果”累积效应逐渐显现。休闲农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强化基础设施和景观等改造来反哺休闲农业。但是,由于休闲农业自身的产业横向融合和纵向拓展特征,其扶持和优惠政策具有区域性普惠性特征,随着全国更多的区县成为示范县,政策的边际效益会逐渐递减,后期进入的经济效益提升将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2 黄永兴;徐鹏;;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集聚: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1年06期
3 田晓婷;李琪;;2010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王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献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5 池军;;基于环境视角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创业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6 刘军;吉敏;;产业聚集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J];当代旅游;2019年04期
2 童泽勤;;发挥生态优势 着力发展休闲农业[J];农业与技术;2017年24期
3 李冲;甘书杰;段文军;;漓江流域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9期
4 许洁;王林伶;;乡村振兴战略中宁夏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9年08期
5 王军;宋斐;;关于青岛市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考[J];中国发展;2013年05期
6 曹哲;邵秀英;;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及优化路径[J];世界地理研究;2019年01期
7 邓小桂;;打造特色休闲农业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年12期
8 高志强;高倩文;;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农业经济;2012年08期
9 喻婷;;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J];时代农机;2015年10期
10 鲁小波;陈晓颖;王万山;赵明成;郑莹;;新形势下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态势[J];农业展望;201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云超;汉源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毕玉琦;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3 刘晨;北京市休闲农业消费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4 张诗珧;“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江滨农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5 白露;山西省清徐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6 雷静雯;宾阳县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7 刘城成;什邡市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8 沈冰凌;黄石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9 杨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10 梁力文;阳春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多元合作治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7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5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