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忻州市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6:08
经济欠发达区域是个相对概念,因而不同的欠发达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也势必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需要个例的研究以更好的指导实践。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经济欠发达区的旅游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为欠发达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和案例指导。 首先,本文对经济欠发达区进行了界定,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角度对欠发达区的旅游发展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欠发达区的旅游开发的空间结构模式和发展对策。 其次,本文首次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忻州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将定性分析法与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忻州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市场及交通区位等的空间格局,通过聚类分析对忻州市各县市的旅游情况进行聚类,并结合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空间网络理论,确定了忻州市旅游发展的“北斗七星”旅游空间结构和跨区域“庆”字型旅游空间结构模型。 最后,根据欠发达区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综合考虑忻州市“北斗七星”旅游空间结构和跨区域“庆”字型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节点、旅游发展轴线、旅游域面的优化,结合忻州实际情况,提出了忻州旅游发展的对策体系。 本文使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互补充的方法对忻州市这个欠发达区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这对于丰富和发展欠发达区旅游发展理论和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为忻州市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欠发达区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1.2.4 忻州市旅游开发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
2.1.1 经济欠发达地区概述
2.1.2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概述
2.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2.1 旅游空间结构概述
2.2.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忻州市旅游要素的空间结构现状
3.1 忻州市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经济发展情况
3.1.3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忻州市旅游要素的空间结构分析
3.2.1 忻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评价
3.2.2 忻州市旅游企业的空间结构分析
3.2.3 忻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3.2.4 忻州市旅游交通区位分析
3.3 忻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3.3.1 旅游资源开发在空间上不均衡
3.3.2 旅游功能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完善
3.3.3 旅游区域整体开发意识淡薄
3.3.4 旅游市场主体发育水平低
3.3.5 旅游跨区域的空间整合程度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忻州市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构建
4.1 忻州市各县市旅游情况的聚类分析
4.1.1 聚类分析原理
4.1.2 指标选取
4.1.3 利用SPSS 软件进行聚类
4.1.4 聚类结果分析
4.2 忻州市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4.2.1 旅游核心边缘模式
4.2.2 旅游网络空间模式
4.2.3 旅游点轴模式
4.2.4 旅游增长点模式
4.3 忻州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解
4.3.1 忻州市旅游发展的点轴系统
4.3.2 忻州市北斗七星勺型旅游空间结构
4.3.3 忻州跨区域庆字型旅游空间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忻州市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发展对策
5.1 忻州市基于点线面网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5.1.1 加大各级旅游节点的建设
5.1.2 促进旅游发展轴线的形成和扩大
5.1.3 重点打造五大精品旅游片区
5.1.4 形成北斗七星勺型旅游空间网络结构
5.1.5 加强与周边旅游区的跨区域合作
5.2 忻州市旅游设施的空间结构优化
5.2.1 旅游接待设施空间结构优化
5.2.2 旅游交通设施空间结构优化
5.2.3 旅游购物娱乐设施空间结构优化
5.3 忻州市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优化
5.3.1 五台县金色旅游产品
5.3.2 五-定-代红色旅游产品
5.3.3 宁-五绿色旅游产品
5.3.4 代县古色旅游产品
5.3.5 忻-定名人文化旅游产品
5.3.6 忻府区温泉度假旅游产品
5.3.7 偏-河-保黄河风情旅游产品
5.3.8 宁武县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5.3.9 忻-五节庆旅游产品
5.3.10 忻州市专项旅游产品
5.4 忻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优化
5.4.1 客源市场地域结构优化
5.4.2 客源市场目的结构优化
5.4.3 客源市场消费结构优化
5.5 忻州市旅游品牌形象的空间整合
5.6 忻州市旅游支持保障体系
5.6.1 资金筹措保障
5.6.2 组织管理保障
5.6.3 政策法规保障
5.6.4 人力资源保障
5.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8158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欠发达区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1.2.4 忻州市旅游开发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
2.1.1 经济欠发达地区概述
2.1.2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概述
2.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2.1 旅游空间结构概述
2.2.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忻州市旅游要素的空间结构现状
3.1 忻州市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经济发展情况
3.1.3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忻州市旅游要素的空间结构分析
3.2.1 忻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评价
3.2.2 忻州市旅游企业的空间结构分析
3.2.3 忻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3.2.4 忻州市旅游交通区位分析
3.3 忻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3.3.1 旅游资源开发在空间上不均衡
3.3.2 旅游功能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完善
3.3.3 旅游区域整体开发意识淡薄
3.3.4 旅游市场主体发育水平低
3.3.5 旅游跨区域的空间整合程度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忻州市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构建
4.1 忻州市各县市旅游情况的聚类分析
4.1.1 聚类分析原理
4.1.2 指标选取
4.1.3 利用SPSS 软件进行聚类
4.1.4 聚类结果分析
4.2 忻州市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4.2.1 旅游核心边缘模式
4.2.2 旅游网络空间模式
4.2.3 旅游点轴模式
4.2.4 旅游增长点模式
4.3 忻州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解
4.3.1 忻州市旅游发展的点轴系统
4.3.2 忻州市北斗七星勺型旅游空间结构
4.3.3 忻州跨区域庆字型旅游空间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忻州市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发展对策
5.1 忻州市基于点线面网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5.1.1 加大各级旅游节点的建设
5.1.2 促进旅游发展轴线的形成和扩大
5.1.3 重点打造五大精品旅游片区
5.1.4 形成北斗七星勺型旅游空间网络结构
5.1.5 加强与周边旅游区的跨区域合作
5.2 忻州市旅游设施的空间结构优化
5.2.1 旅游接待设施空间结构优化
5.2.2 旅游交通设施空间结构优化
5.2.3 旅游购物娱乐设施空间结构优化
5.3 忻州市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优化
5.3.1 五台县金色旅游产品
5.3.2 五-定-代红色旅游产品
5.3.3 宁-五绿色旅游产品
5.3.4 代县古色旅游产品
5.3.5 忻-定名人文化旅游产品
5.3.6 忻府区温泉度假旅游产品
5.3.7 偏-河-保黄河风情旅游产品
5.3.8 宁武县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5.3.9 忻-五节庆旅游产品
5.3.10 忻州市专项旅游产品
5.4 忻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优化
5.4.1 客源市场地域结构优化
5.4.2 客源市场目的结构优化
5.4.3 客源市场消费结构优化
5.5 忻州市旅游品牌形象的空间整合
5.6 忻州市旅游支持保障体系
5.6.1 资金筹措保障
5.6.2 组织管理保障
5.6.3 政策法规保障
5.6.4 人力资源保障
5.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毕丽芳;马耀峰;高楠;;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晔;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莹莹;湖北大别山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学文;常熟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涛;LAC理念下利川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英超;唐山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8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5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