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7:32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和无法替代的资源。水的质与量受到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着自然和人类。流域内的水总是处于不断地循环流动中。水资源的循环是以流域单元为特征的。流域很少与行政区域边界一致。目前,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通常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而不是按流域单元划分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在流域范围内,水环境管理已成为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专家咨询、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全文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绪论,国内外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新安江水环境流域管理,水环境流域管理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新安江旅游发展之路,及研究总结。 首先,本论文阐述了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国内外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接着,以黄山市境内的新安江流域为区域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新安江水环境现状的实地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参考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根据新安江流域水系的实际情况,以及黄山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对黄山市境内新安江水系地面水水质常年监测数据(1998~2002),本论文采用尼梅罗水质指数公式对新安江水系的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就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流域的水功能区划,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和建立和健全流域环境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对策。 其次,本论文从相互依存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两方面分析了水环境流域管理和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新安江旅游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新安江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旅游发展与水环境管理相结合;制定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精品,打造名牌景区;加强流域合作,实现旅游统一经营以及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实现新安江旅游大发展等新安江旅游发展措施。
【学位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X321;F592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1. 国外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2. 我国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第三章 新安江水环境流域管理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状况
1.2 社会经济状况
1.3 水环境状况
2. 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2.1 水体污染源
2.2 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2.3 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4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5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3. 新安江水环境流域管理的措施
3.1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3.2 流域水功能区划
3.3 流域水污染的治理
3.4 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3.5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
3.6 建立和健全流域环境补偿机制
第四章 水环境流域管理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
1. 两者关系的发展
2. 相互依存关系
3. 相互制约关系
第五章 新安江旅游发展
1. 旅游资源
2. 旅游现状
3. 新安江旅游发展之路
3.1 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坚持旅游发展与水环境管理相结合
3.3 制定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精品,打造名牌景区
3.4 加强流域合作,实现旅游统一经营
3.5 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实现新安江旅游大发展
第六章 结论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水环境流域管理
1.2 流域旅游发展
2. 有待研究的问题
致谢
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附件1 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附件2 黄山市在安徽省的区位图
附件3 新安江流域区位图
附件4 新安江流域水系图
附件5 新安江流域监测断面图
附件6 新安江旅游景区规划图
附件7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5863
【学位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X321;F592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1. 国外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2. 我国水环境流域管理概况
第三章 新安江水环境流域管理
1. 流域概况
1.1 自然状况
1.2 社会经济状况
1.3 水环境状况
2. 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2.1 水体污染源
2.2 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2.3 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4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5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3. 新安江水环境流域管理的措施
3.1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3.2 流域水功能区划
3.3 流域水污染的治理
3.4 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3.5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
3.6 建立和健全流域环境补偿机制
第四章 水环境流域管理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
1. 两者关系的发展
2. 相互依存关系
3. 相互制约关系
第五章 新安江旅游发展
1. 旅游资源
2. 旅游现状
3. 新安江旅游发展之路
3.1 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坚持旅游发展与水环境管理相结合
3.3 制定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精品,打造名牌景区
3.4 加强流域合作,实现旅游统一经营
3.5 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实现新安江旅游大发展
第六章 结论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水环境流域管理
1.2 流域旅游发展
2. 有待研究的问题
致谢
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附件1 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附件2 黄山市在安徽省的区位图
附件3 新安江流域区位图
附件4 新安江流域水系图
附件5 新安江流域监测断面图
附件6 新安江旅游景区规划图
附件7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红彬,虞孝感,张运林;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耦合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5期
2 曾维华,张庆丰,杨志峰;国内外水环境管理体制对比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3 吴长年,凌虹,罗轶群,李川;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8年06期
4 赵燕菁;市场经济条件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5 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年01期
6 陈及霖;福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7 李丽娟;澜沧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J];地理学报;1999年S1期
8 崔书红,王捷;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环境保护;1999年09期
9 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1年01期
10 刘勇,井文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199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波;风景名胜区水环境保护及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65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