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初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

发布时间:2020-11-02 07:54
   旅游城镇化是指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食宿、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服务,使生产、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和居民大量在此聚集,逐渐形成具有明显职能特色的城镇的过程。澳大利亚学者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于1991年提出了这一概念。 我国旅游业和城镇化进程都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旅游地,特别是山岳型旅游地由于在发展旅游业的初期没有协调好旅游城镇与旅游景区自身发展的关系,使核心景区内出现明显的城镇化现象。这不仅使景区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而且也制约了旅游城镇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的分析,找出一条既能保证旅游地健康持续发展,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城镇发展的道路,为山岳型旅游地正确处理旅游业与旅游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论文以九华山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旅游城镇化水平进行多指标综合测评,得出近13年来九华山城镇化水平量化结果,并根据这一结果分析旅游城镇化发展对于景区的经济、环境、景观、游客及居民感知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旅游城镇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章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构造了旅游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和因子分析法等数学方法计算出九华山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化水平的量化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分析九华山的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第四章分析了九华山旅游城镇化发展对于景区的经济、环境、景观、游客及居民感知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五章综合分析了旅游城镇化对九华山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并提出一些由旅游城镇化这一论题所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探讨。 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不太成熟的结论:(1)旅游城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这主要是由于旅游经济的集聚和带动作用。(2)旅游城镇形成后,会对旅游地的经济、人口、环境产生一系列正面和负面的影响。(3)九华山旅游城镇化发展经过快速增长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景区内高度的城镇化势必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已采取了相关措施遏制景区内的过度城镇化现象,以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F592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旅游城镇化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 旅游城镇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
    2 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
    3 旅游发展区域影响理论
第三章 九华山旅游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1 案例地基本情况
    2 旅游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3 九华山旅游城镇化水平的评价
    4 九华山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九华山旅游城镇化的区域影响
    1 旅游城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 旅游城镇化对区域景观的影响
    3 旅游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旅游城镇化对居民心理感知的影响
    5 旅游城镇化对游客心理感知的影响
第五章 旅游城镇化对旅游地发展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1 旅游城镇化对旅游地发展的积极意义
    2 旅游城镇化对旅游地发展的消极影响
    3 促进旅游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丛林;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葛敬炳;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源;安徽省池州市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钟伟;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及防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婷;西安市旅游城市化及其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宋惠平;云南省民族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婧婷;乌鲁木齐市旅游城市化及其模式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7 戈大专;湖北大别山区城镇化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6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6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