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旅游流网络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0:05
旅游流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目前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城市之间旅游流的不断集聚和扩散使得区域旅游流呈现出网络状发展态势,旅游流网络作为旅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引起了旅游学界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相关成果主要涉及地理学、系统学、和管理学理论,多集中于静态旅游流网络特征定性化分析层面,定量化研究相对不足 本文则是借鉴本选题基于国内外旅游流、旅游网络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研究旅游流网络形成发展和演化机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借助旅游流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从功能结构的角度构建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模型,根据评测结果确定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并根据2002年、2005年和2008年旅游流网络静态特征分析旅游网络的动态演化趋势特征,并结合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现状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探讨选题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选题意义,介绍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从旅游流理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构成了旅游流网络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内涵和构建过程,并且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中提炼适合的指标组成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网络整体结构评价体系和网络节点结构评价体系);第四章在前文构建的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旅游流数据,从时空的角度探讨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网络整体特征和节点特征提出优化发展建议;第五章首先归纳本文主要结论,然后探讨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本文重点在于科学构建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据对不同时间节点的长三角旅游流网络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间节点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特征分析该网络的演化趋势,进而提出发展性优化建议。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旅游业逆势飞扬
1.1.2 旅游产业进入了以区域为载体的竞合新时代
1.1.3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 旅游流理论
2.1.1 旅游流的涵义
2.1.2 旅游流运动理论
2.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点—轴系统理论
2.2.3 核心—边缘理论
2.2.4 空间扩散理论
2.3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旅游研究新视角
2.3.1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
2.3.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构建
3.1.1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内涵
3.1.2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构建程序
3.2 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评价指标
3.2.2 旅游流网络节点结构评价指标
第四章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时空分异与优化发展
4.1 长三角旅游流网络构建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数据获取与数据库构建
4.2 2002 2008 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2.1 2002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2.2 2005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2.3 2008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3 2002 2008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趋势研究
4.3.1 网络能级提升,均衡增长趋势明显
4.3.2 高能级城市增加,多核差序化格局初显
4.3.3 边缘节点城市与孤岛型城市的去边缘化
4.4 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的优化发展
4.4.1 加强网络联系度,提升整体能级
4.4.2 构建合理的次级网络系统
4.4.3 完善节点城市功能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9041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旅游业逆势飞扬
1.1.2 旅游产业进入了以区域为载体的竞合新时代
1.1.3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 旅游流理论
2.1.1 旅游流的涵义
2.1.2 旅游流运动理论
2.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点—轴系统理论
2.2.3 核心—边缘理论
2.2.4 空间扩散理论
2.3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旅游研究新视角
2.3.1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
2.3.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构建
3.1.1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内涵
3.1.2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构建程序
3.2 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评价指标
3.2.2 旅游流网络节点结构评价指标
第四章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时空分异与优化发展
4.1 长三角旅游流网络构建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数据获取与数据库构建
4.2 2002 2008 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2.1 2002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2.2 2005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2.3 2008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4.3 2002 2008 年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趋势研究
4.3.1 网络能级提升,均衡增长趋势明显
4.3.2 高能级城市增加,多核差序化格局初显
4.3.3 边缘节点城市与孤岛型城市的去边缘化
4.4 长三角旅游流网络的优化发展
4.4.1 加强网络联系度,提升整体能级
4.4.2 构建合理的次级网络系统
4.4.3 完善节点城市功能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秀琼;黄福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2 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年02期
3 章锦河,张捷,李娜,梁琳,刘泽华;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4 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年03期
5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2000年04期
6 严春艳,甘巧林;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3年04期
7 李文亮,翁瑾,杨开忠;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5年02期
8 金准;;产品结构变动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优化效应分析——以杭州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7期
9 张鸿雁;;“大上海国际化都市圈”的整合与建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差序化格局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2869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