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1:0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国,旅游已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从原有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转变到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研究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和旅游偏好等热点问题。本文以中国南方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年、2006年对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居民的旅游偏好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4.0分析珠江三角洲居民的总体旅游偏好、不同城市居民旅游偏好的异同、居民个体特征与旅游偏好的相互关联、居民个体特征间的独立性分析等问题,最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旅游偏好的相关研究。 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在全面系统分析前人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旅游偏好的定义,对旅游偏好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分析了旅游偏好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2)珠江三角洲城市居民的个体特征(区域、年龄、教育、性别、收入、职业与家庭结构)与旅游偏好(旅游次数、旅游目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次数、周末休闲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影响居民旅游偏好的独立性明显因子有年龄、教育、收入三个因子,而独立性非明显因子有性别、家庭结构两个因子。 (3)在对城市居民个体特征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与KMO和Bartlett检验,得出城市居民个体特征因子(区域、年龄、教育、性别、收入、职业与家庭结构)不适宜进行因子独立性分析,均为独立因子。
【学位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模式图,选择模型,旅游目的地


选择风景区到风景区旅游并形成复杂意象图2一意象形成过程模式图(资料来源:Fakeye&erompton,1991)[,’l F19.2一 1theProeessofImageConstruetion刺刺激 激 激知晓集合合 合社会心理因素素··符号的的 的的的的的的 的·动机 机··指示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态度 度··社会的的的激活集合 合合’·价值观 观······· ···个人特征 征5目的地选择旅游目的地确定图2一2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umanderompton, 1990)[,7] F19.2一 2ModelofToursimDestinationChoiee从Plog[20],自理学特征的旅游者分类来看,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旅游区划分可作为旅游者类型的判别依据之一,并对旅游市场营销提供指导。Plog根据心理学特

旅游决策,过程模型


设施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的旅游地,会长期活跃在中间型区域市场上。有关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国外己应用效用原理建立了目的地选择模型12’一23](见图2,图3,图4)在对消费需求的研究中,Lancaster认为个人的消费欲望决定人的消费行为及后果,其个人行为的最高原则是追求最大限度效用,即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欲望满足124】。旅游是旅游者的一种消费行为,Lancaster理论应用于旅游是指旅游者对不同属性(吸引物、设施和旅行距离等)的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者选择某一地点去游览与否取决于它感受的效用。旅旅旅旅旅旅旅 旅旅游者变量 量营营销变量 量 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 系卜卜广告 告 告》生命周期、收入、年龄 龄》》销售渠道道 道》过去的目的地经历 历》》定价 价 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价目目目目目目目 目 目的士士也情况 况意意识集合 合 激活集合合不不可能/了解集合 合 排除集合合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旅游者目的地偏好 好情情感联想 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想倾倾向访问的目的地 地 环环境变量量 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量 选选选选选选 选选择 择 图2一3休闲目的地认知和选择一般模型 (woodsideandLysonski,1959)[

珠江三角洲,区位


图3一1珠江三角洲区位图Fig.3一1ZoneofthePearlDelta3.2研究旅游偏好的基本理论3.2.1影响旅游偏好的因素那些尚未形成实际出游行为的潜在旅游者,往往会根据以往经验和已知信息形成对各种旅游因素的偏好。因为偏好和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时空间隔(Moutinho,1987),偏好能否导致最终的实际行为,还取决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Swarbrooke&Homer,1999)[‘“4]。内部因素包括出游动机、生活方式、价值观、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与个人相关的因素。如何迎合游客偏好开发产品,营造各种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引导游客实现从偏好到行动的转变,正是旅游规划和营销人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旅游者偏好的实际应用,焦彦(20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吴丽霞,赵现红;云南省主要群体入境游客旅游决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3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4 许春晓;城市居民对周边旅游资源开发的期望特征——以湖南黑麋峰森林公园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5 张红,李九全;桂林境外游客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6 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年02期

7 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8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赵荣,邱扶东,方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2期

9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潘冰;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4期

10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1988年03期



本文编号:2870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0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