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壮族人生礼仪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23:32
由于生理以及社会角色的变化,一个人的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等时刻被视为其人生中的生命转折点。在生命转折点上举行的人生礼仪具有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独特情境和文化意义。 当人生礼仪主体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时,周围与之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社会成员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壮族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的特定场域,联村人生礼仪体现了人际交往的格局与内在规则。除了血亲关系外,联村社会还格外看重外家与业缘关系,前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壮族母系社会的遗风,后者则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向乡村社会的渗透。 除了人际关系外,人生礼仪中举行的各种仪式还是为了实现人神之间的交流。儒、佛、道、巫等多种文化融合于仪式之中,体现了壮族人模糊的宗教观念以及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把神职人员的职能比附为政府机构的职能,则体现了村民对权威管理与公正的期待。人神交流是联村人的生存心理支撑点之一,不能将简单将其划为“迷信”而持否定态度。 人生礼仪中出现的某些物品,其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是当地人生命状态的物化显现,隐藏着当地壮族人民共有的社会记忆、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多元的、复杂的。对壮族人生礼仪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壮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壮族社会的交往规律,了解文化结构中沉积的心理观念,进而全面深入地把握壮族的文化内质,把握壮族民间传统的现代适应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对壮族人民生活和信仰的终极关怀。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89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联村概述及人生礼仪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联村概述
第二节 联村人生礼仪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 人生礼仪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交往格局
第一节 人生礼仪中的角色转换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人际交往格局
第三章 两个世界的交流
第一节 神灵观以及多种文化的交融
第二节 乡村社会的生活逻辑
第四章 人生向物的认同
第一节 人生礼仪中的自然物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非自然物
第五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2348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89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联村概述及人生礼仪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联村概述
第二节 联村人生礼仪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 人生礼仪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交往格局
第一节 人生礼仪中的角色转换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人际交往格局
第三章 两个世界的交流
第一节 神灵观以及多种文化的交融
第二节 乡村社会的生活逻辑
第四章 人生向物的认同
第一节 人生礼仪中的自然物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非自然物
第五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亚玲;侗族村寨的礼物交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迪;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圆锁”习俗的变迁及社会功能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2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2348.html